[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多地形勘察機器人及其勘察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79076.1 | 申請日: | 2019-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778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徐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涵銘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9/16 | 分類號: | B25J9/16;B25J11/00;B25J19/02;B62D5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211000 江蘇省南京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地形 勘察 機器人 及其 方法 | ||
1.一種智能多地形勘察機器人,其特征是包括:
自平衡機身,包括由多個U形鋼板相互轉動連接而成的柔性軀干,鉸接在所述柔性軀干一端預定位置處的調節支撐腿,以及連接所述調節支撐腿和柔性軀干的平衡感應組件;所述柔性軀干呈Y形,包括長桿,與所述長桿的中部鉸接的一對短桿,以及固定在所述長桿一端、且與之垂直的轉接桿;所述柔性軀干上設有多個蜂窩孔;所述長桿與短桿的鉸接處設有轉動阻尼器;所述長桿的一端固定有快速響應舵機,所述快速響應舵機的輸出軸安裝有第一齒輪,所述轉接桿上轉動連接有U形關節,所述U形關節與轉接桿的連接處設有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所述雙向推力角接觸球軸承上過盈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安裝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所述調節支撐腿通過伺服電機與所述U形關節轉動連接;所述伺服電機與U形關節之間設有光電編碼器;
驅動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自平衡機身下部的底盤,安裝在所述底盤一端的主動輪,以及安裝在所述柔性軀干一端的萬向從動輪;所述底盤的一側固定有雙向輸出軸電機,所述主動輪固定在所述雙向輸出軸電機兩側的輸出軸上;所述柔性軀干的末端安裝有尾舵,所述尾舵上固定有單向輸出軸電機,所述萬向從動輪固定在所述單向輸出軸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萬向從動輪包括至少三個以預定間距排列的鏈輪,以預定張緊力繞設在所述鏈輪上的傳動鏈,套設在所述傳動鏈上預定位置處的多個連接板,轉動連接在所述連接板上的T形安裝座,以及轉動設置在所述T形安裝座兩端的滾輪;
感知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柔性軀干預定位置處的聲音采集器、觸感傳感器、光線感測器、以及雙目視覺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多地形勘察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鏈包括通過銷軸連接的內鏈節、外鏈節,以及分別設置在所述內鏈節和外鏈節內的滾柱;所述連接板套設在所述內鏈節的滾柱上;所述鏈輪包括圓周陣列的多個鏈齒,所述鏈齒之間的過渡區域呈圓弧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多地形勘察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聲音采集器包括電容式駐極體采樣模塊,以及與所述電容式駐極體采樣模塊電性連接的AD轉換模塊;所述觸感傳感器包括導電橡膠和微動開關;所述光線感測器包括投光器及受光器;所述雙目視覺組包括一對以預定瞳距和視野范圍排布的工業攝像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多地形勘察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感應組件包括X軸角度傳感器、Y軸角度傳感器、Z軸角度傳感器、以及加速度計;所述平衡感應組件與所述伺服電機電性連接。
5.基于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智能多地形勘察機器人的勘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驅動組件工作,雙向輸出軸電機啟動,帶動主動輪輸出前進動力;尾舵啟動,帶動萬向從動輪輸出轉向動力;
S2、當該機器人經過坎坷的地形時,柔性軀干通過長桿和短桿的活動配合自動適應路面起伏,轉動阻尼器用于緩沖柔性軀干的調節幅度,保持機器人整體平穩;
S3、感知組件協同工作;
S301、聲音采集器采集周邊預定范圍內的音頻信息并處理成數字信號;
S302、觸感傳感器感應是否接觸到外界物體或測量被接觸物體的特征;
S303、光線感測器感應環境光線,根據環境光線的強度控制雙目視覺組是否啟用夜視儀功能;
S304、雙目視覺組實時工作,采集機器人前方圖像;
S4、當感知組件判定前方遇到陡坡,且周邊無法繞行,調節支撐腿啟動;
S401、快速響應舵機帶動第一齒輪轉動,第一齒輪帶動與之嚙合的第二齒輪轉動,第二齒輪帶動U形關節轉動,伺服電機帶動調節支撐腿擺動;
S402、通過控制快速響應舵機和伺服電機朝預定方向轉動,帶動U形關節和調節支撐腿擺向路面,當調節支撐腿接觸路面后,利用調節支撐腿支撐起整個機器人離開路面預定高度;
S403、當機器人離開路面后,通過控制快速響應舵機和伺服電機朝S402中反方向轉動,帶動機器人向前收縮最終回到路面;
S404、重復S402和S403的步驟,直至機器人越過障礙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涵銘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涵銘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7907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