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井下通風監測點布置方法、監測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77602.0 | 申請日: | 2020-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76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鐘德云;王李管;賈明滔;畢林;王晉淼;陳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17/18 | 分類號: | E21F17/18;E21F1/00;E21F17/00;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長沙瀚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23 | 代理人: | 吳亮;朱敏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井下 通風 監測 布置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井下通風監測點布置方法、監測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其中,該監測點布置方法包括:對井下通風系統的初始通風網絡進行分級簡化,得到多層級的通風網絡;對于所述多層級的通風網絡中首層級的通風網絡,基于最優樹生成法布置傳感器監測點及基于進風巷道和回風巷道布置傳感器監測點;對所述多層級的通風網絡中的下一層級的通風網絡,繼續基于最優樹生成法布置傳感器監測點及基于進風巷道和回風巷道布置傳感器監測點,直至達到指定層級,得到傳感器監測點的布置策略。既可以減少傳感器布置的數量,又可以提高井下風量變化的監測結果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井監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井下通風監測點布置方法、監測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礦井井下必須進行通風以供給井下足夠的新鮮空氣,滿足人員對氧氣的需要,同時沖淡井下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保證安全生產,調節井下氣候,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礦井通風是礦井生產環節中最基本的一環,它在礦井建設和生產期間始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關技術中,靜態通風網絡解算模型滯后實際通風網絡,是孤立的、靜止的,不能及時反映井下風量變化情況、無法預警和診斷災變通風,救災、決策支持滯后于礦井通風實際狀態,不能滿足礦井通風數字化的長遠規劃。此外,靜態模型的數據獲取依賴人工實測數據,受井下干擾因素較大,且數據獲取不具有同步性,難以實時反映井下實際通風情況。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井下通風監測點布置方法、監測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旨在及時有效地反映井下風量變化情況。
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井下通風監測點布置方法,包括:
對井下通風系統的初始通風網絡進行分級簡化,得到多層級的通風網絡;
對于所述多層級的通風網絡中首層級的通風網絡,基于最優樹生成法布置傳感器監測點及基于進風巷道和回風巷道布置傳感器監測點;
對所述多層級的通風網絡中的下一層級的通風網絡,繼續基于最優樹生成法布置傳感器監測點及基于進風巷道和回風巷道布置傳感器監測點,直至達到指定層級,得到傳感器監測點的布置策略。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井下通風監測方法,應用于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井下通風監測點布置方法布置傳感器監測點的通風系統,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通風系統中各傳感器監測點的監測數據更新通風網絡和風阻參數;
基于更新后的通風網絡和風阻參數進行網絡解算,得到井下通風的監測結果。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井下通風監測點布置設備,包括:處理器和用于存儲能夠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的存儲器,其中,所述處理器,用于運行計算機程序時,執行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驟。
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井下通風監測設備,應用于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井下通風監測點布置方法布置傳感器監測點的通風系統,包括:處理器和用于存儲能夠在處理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的存儲器,其中,所述處理器,用于運行計算機程序時,執行本發明實施例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驟。
第五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本發明任一實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776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