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鋅合金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76695.5 | 申請日: | 2020-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53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才川清二;飯島正彥;附田之欣;麻生早紀;山端達也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本電產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22C18/04 | 分類號: | C22C18/04;C22C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博;褚瑤楊 |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鋅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課題]本發明提供硬度優異的鋅合金及其制造方法。[解決手段]一種鋅合金,其分別以如下所示的含有率含有Al、Mg、Ti和B,余量為Zn和不可避免的雜質。Al的含有率為3.5質量%以上4.3質量%以下。Mg的含有率為0.02質量%以上0.06質量%以下。Ti的含有率為0.0300質量%以上0.1000質量%以下。B的含有率為0.0060質量%以上0.0200質量%以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鋅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鋅合金具有尺寸精度高、并且還耐沖擊的性質,因而被用作精密設備的部件、便攜電子設備的部件、玩具、汽車部件、建筑五金、辦公器具、配飾等的構成材料。
專利文獻1中,作為耐蠕變特性優異的鋅合金記載了下述鋅合金,其以合計為3.5重量%以下的范圍含有鎳和錳的至少一種,并且以合計為2重量%以下的范圍含有鈦和鋯的至少一種。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61299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技術在得到硬度優異的鋅合金的方面留有改善的余地。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課題而進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硬度優異的鋅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例示性的鋅合金分別以如下所示的含有率含有Al、Mg、Ti和B,余量為Zn和不可避免的雜質。上述Al的含有率為3.5質量%以上4.3質量%以下。上述Mg的含有率為0.02質量%以上0.06質量%以下。上述Ti的含有率為0.0300質量%以上0.1000質量%以下。上述B的含有率為0.0060質量%以上0.0200質量%以下。
本發明的例示性的鋅合金的制造方法具備:澆注工序,將熔液澆注到鑄模中;和冷卻工序,對澆注的上述熔液進行冷卻。上述熔液分別以如下所示的含有率含有Al、Mg、Ti和B,余量為Zn和不可避免的雜質。上述Al的含有率為3.5質量%以上4.3質量%以下。上述Mg的含有率為0.02質量%以上0.06質量%以下。上述Ti的含有率為0.0300質量%以上0.1000質量%以下。上述B的含有率為0.0060質量%以上0.0200質量%以下。
發明的效果
根據例示性的本發明,可以提供硬度優異的鋅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鋅合金的光學顯微鏡照片。
圖2是比較例1的鋅合金的光學顯微鏡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可以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以各種方式來實施。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重復說明的部分,有時適當省略說明。
首先,對本說明書中使用的術語進行說明。構成鋅合金的各元素的含有率(單位:質量%)為相對于鋅合金的總質量的各元素的含有率。構成熔液的各元素的含有率(單位:質量%)為相對于熔液的總質量的各元素的含有率。
另外,構成熔液的各元素的含有率與構成將熔液冷卻而得到的鋅合金的各元素的含有率分別相等。
“硬度”是指利用維氏硬度試驗機測定的維氏硬度(單位:HV)。
第1實施方式:鋅合金
第1實施方式的鋅合金分別以如下所示的含有率含有Al、Mg、Ti和B,余量為Zn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本電產株式會社,未經日本電產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7669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鋅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具有非對稱功率分配的磁懸浮列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