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幼蟬捕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70007.4 | 申請日: | 2020-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54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軒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軒晨 |
| 主分類號: | A01M1/00 | 分類號: | A01M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文雅 |
| 地址: | 661100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捕捉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幼蟬捕捉器,涉及捕捉器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現有幼蟬捕捉器捕捉效果差,效率低的技術問題,包括捕捉裝置、捆綁裝置和收集裝置,所述捕捉裝置包括第一光滑擋板、捕捉單元件以及設置有第一安裝部和第二安裝部的固定板,所述第一光滑擋板豎直設置,所述捕捉單元件弧向排列在第一光滑擋板上以形成捕捉帶,所述捕捉單元件的數量由起始端至終止端的方向遞減,以使所述捕捉帶的寬度遞減;所述捆綁裝置和所述收集裝置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安裝部和所述第二安裝部上;本發明通過捆綁裝置安裝牢固,通過收集裝置收集效果顯著,通過捕捉帶能夠最大程度的引導幼蟬爬行并促進其掉落,捕捉效果顯著,捕捉效率高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捕捉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幼蟬捕捉器。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工幼蟬養殖技術逐漸成熟,傳統的對于人工幼蟬的捕捉,多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而在人工捕捉幼蟬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第一,在捕捉時,容易誤踩剛出土的金蟬;第二,出土過早的金蟬會蛻變為白蟬,白蟬不易保存變黑,導致銷售價變低造成經濟損失;第三,人工捕捉過程中,金蟬掉落在地上,抓起來比較麻煩;第四,金蟬出土是陸陸續續的出,所以捕捉過程中需要反反復復的抓,比較麻煩勞累;第五,果園內養的金蟬由于果樹枝過矮分叉,導致不好采收剛出土的金蟬,采收起來非常麻煩;第六,人工捕捉時間一般選擇金蟬出土高峰期19點-01點進行捕捉,其它時間少量出土的金蟬無法進行捕捉;第七,人工成本過高。
針對此,現有市場上出現了一種金蟬捕捉器,該金蟬捕捉器包括光滑隔離板、捕捉筒以及卡箍,光滑隔離板上設置有引導槽,引導槽包括首端和末端,首端設有固定勾,捕捉筒設置在末端下方并置于底面上,第一卡箍將光滑隔離板固定在樹體上,在捕捉的過程中,利用幼蟬出土脫殼時爬樹的習性對幼蟬進行自動捕捉,該金蟬捕捉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在捕捉幼蟬的過程中,當出土幼蟬數量較多時,引導槽無法最大程度的引導幼蟬爬行并使其掉落至捕捉筒內,極大地影響了捕捉效率和捕捉效果,并且在幼蟬掉落時,往往會掉落至捕捉筒外,同時部分幼蟬以及位于桶口邊緣位置的幼禪還會爬出收集桶,收集效果較差;而采用卡箍將捕捉器固定在樹干上,固定操作也較為麻煩,使用不夠方便,間接影響捕捉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幼蟬捕捉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現有金蟬捕捉器捕捉效果較差,效率較低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諸多技術方案中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能產生的諸多技術效果(捕捉單元件包括本體部,本體部傾斜設置有引導面,用于引導幼蟬爬行,本體部設置有止退槽,使幼蟬僅能單向爬行,進一步提高引導效果,相鄰捕捉單元件之間存在間隙,在爬行的過程中,幼蟬便會掉落至收集裝置內,捕捉效果顯著;第一光滑擋板的兩側均設置有捕捉帶,能夠同時引導第一光滑擋板兩側幼蟬的爬行,提高捕捉效率;第一光滑擋板的底邊部設置為弧形邊,與捕捉單元件的排列方向相適配,便于爬行中幼蟬的掉落;捕捉裝置還包括支撐板和第二光滑擋板,支撐板具有支撐作用,使結構更加牢固,第二光滑擋板進一步限制幼蟬向上爬行;第二安裝部設置為掛鉤,收集裝置能夠直接掛設在掛鉤上,拆裝便捷;第一安裝部設置為捆綁段,用于捆綁裝置的捆綁;收集裝置包括收集桶,收集桶上設置有掛孔和導向片,掛孔用于收集桶的掛設,導向片一方面促進桶口邊緣的幼禪滑落至桶內,另一方面有效避免收集桶內幼蟬的爬出;捆綁裝置包括設置有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的光滑連接片,能夠捆綁在捆綁段上,光滑連接片設置為片狀,捆綁牢固;光滑連接片設置倒三角連接片,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設置為魔術貼,并設置在頂邊部,在保證安裝牢固的基礎上,方便拆裝,倒三角連接片的兩個底邊部設置有引導條,當捆綁時引導條傾斜設置,能夠有效將樹干上的幼蟬引導向捕捉帶等);詳見下文闡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軒晨,未經王軒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700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