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貼膚型紅外理療燈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69508.0 | 申請日: | 2020-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63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宋雨辰;姜春萍;馮竹;宋岳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寧市友聯照明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N5/06 | 分類號: | A61N5/06 |
| 代理公司: | 嘉興海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王曦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興***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可貼膚型 紅外 理療 組件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貼膚型紅外理療燈組件,包括安裝座和安設在安裝座內的燈本體,在安裝座上安設有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內對應所述燈本體設置有若干覆蓋燈本體輻照面的透光珠,所述透光珠內填充有透明相變儲能材料。本發明的可貼膚型紅外理療燈組件,通過設置透光珠可一定程度分散紅外光線,同時由于經過透光珠內的相變儲能材料,能夠消耗掉一定輻照向人體的熱能,避免直接貼合人體時,造成局部燙傷;通過設置調節蓋板,可方便將安裝座貼合人體設置時,網罩可貼合人體,使得透光珠接觸人體,進而達到一定理療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紅外理療燈組件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貼膚型紅外理療燈組件。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和人們對于身體健康的不斷重視與追求,使得人們對于理療設備的追求也越來越大,其中紅外理療燈因為可以發射紅外線,而紅外線可以透過衣服作用于治療部位,可穿過皮膚,直接使肌肉、皮下組織等產生熱效應,加速血液物質循環,增加新陳代謝、減少疼痛、增加肌肉松弛以及產生按摩的效果,所以人們對于紅外理療燈的要求也越來越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可貼膚型紅外理療燈組件,通過設置內含有相變儲能材料的透光珠,將組件中燈體表面輻照熱量降低,設置可調節的調節蓋板,可便于透光珠接觸人體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可貼膚型紅外理療燈組件,包括安裝座和安設在安裝座內的燈本體,,在安裝座上安設有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內對應所述燈本體設置有若干覆蓋燈本體輻照面的透光珠,所述透光珠內填充有透明相變儲能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相變儲能材料為市售低熔點透明石蠟。
進一步的,在所述安裝座下部開設有用于透光罩插入的插入槽,在透光罩的兩端側及頂側均設有卡接板,對應卡接板在燈本體的安裝座兩側及頂部開設有卡接槽,用于卡接板的滑動及卡入。
進一步的,在所述安裝座下部開設有螺孔,對應螺孔在透光罩上開設有定位孔,并通過螺絲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透光罩包括卡接固定的上透光罩和下透光罩,在所述下透光罩上對應燈本體開設有不貫通的圓錐體槽,所述透光珠設置在圓錐體槽內,對應所述圓錐體槽在所述上透光罩上開設有貫通的光珠活動槽,在所述光珠活動槽的外端面表面安設有網罩,網罩的孔徑小于透光珠。
進一步的,所述上透光罩上開設有卡接槽,對應的在下透光在上一體成型有卡接塊。
進一步的,在所述上透光罩上開設有內徑大于所述光珠活動槽的同心設置的調節槽,并在調節槽內設置有定位孔,對應所述調節槽設置有調節蓋板,所述調節蓋板包括與調節槽內徑匹配的卡合蓋板、與光珠活動槽匹配并與卡合蓋板相固定的透光珠容置筒、固定在卡合蓋板上并對應定位孔設置的定位柱,所述網罩固定在所述透光珠容置筒上,所述卡合蓋板的厚度小于所述調節槽的厚度。
本發明中的有益效果:通過設置透光珠可一定程度分散紅外光線,同時由于經過透光珠內的相變儲能材料,能夠消耗掉一定輻照向人體的熱能,避免直接貼合人體時,造成局部燙傷;通過設置調節蓋板,可方便將安裝座貼合人體設置時,網罩可貼合人體,使得透光珠接觸人體,進而達到一定理療效果。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為安裝座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安裝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透光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上透光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中下透光罩的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寧市友聯照明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海寧市友聯照明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6950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晶山楂果凍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能耗優化控制方法、裝置及電動四驅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