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免用排齦線的氣槍取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68141.0 | 申請日: | 2020-08-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388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宇飛;楊桐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桐 |
| 主分類號: | A61C9/00 | 分類號: | A61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衛東 |
| 地址: | 065500 河北省廊***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免用排齦線 氣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免用排齦線的氣槍取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初印模;對所述初印模進行修整,預留出細部印模材料空間;暴露需要精細采模的牙列工作區域;利用氣槍分離牙體頸部組織的游離齦,并向分離間隙內注入輕體硅膠;獲取終印模。本發明,在獲取初印模后,通過氣槍分離牙體頸部的游離齦,并向分離間隙注入輕體硅膠,以獲得牙體頸部和肩臺邊緣的清晰印模,準確地向實驗室提供臨床數據,為制作密合的修復體提供可能;同時不會造成牙齦組織的創傷及繼發性的牙齦退縮,有利于獲得更好的美學修復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牙科修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免用排齦線的氣槍取模方法。
背景技術
在固定修復體的臨床操作中,尤其是在前牙美學修復中,印模的采集是非常重要的步驟之一,它是連接臨床與實驗室的環節。清晰完整的印模才有可能灌制出清晰的模型,為技師制作準確的修復體提供可能。
臨床采集印模的難點是獲得位于齦緣或齦下的牙體頸部和肩臺邊緣形態。已有的研究證明,牙齦溝的深度為0.5-2mm。牙周探診的力量以20-25g為宜,否則容易破環齦溝底的結合上皮,引起出血和繼發性炎癥。
目前使用的方式是在齦溝內推壓入1層或2層排齦線,不高出齦緣。機械性壓迫3-5分鐘后,取出排齦線,并立即制取印模。這種方式存在的問題是,同一個人,不同牙位的齦溝深度是不一致的,在排齦前最好能探查齦溝深度以選取不同型號的排齦線。每增加一次操作,就會增加破壞結合上皮的風險。推壓排齦線時力量不易控制,尤其是在齦溝較淺、齦緣組織較緊時,操作更困難,非常容易破壞結合上皮造成出血,進而影響輕體硅膠進入到齦溝內,無法取得邊緣完整、清晰的印模。
結合上皮的破壞后會出現繼發性的齦炎,造成牙齦緣的退縮,繼而使得修復體邊緣與齦緣的相對位置改變,出現修復體邊緣暴露,達不到預期的美學修復效果。
有鑒于此,需要對現有的取模方法進行改進,在避免破壞結合上皮的情況下實現針對不同深度的齦溝實現個性化排齦。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預埋排齦線的印模方法存在的個性化程度低、操作困難、容易破壞結合上皮結構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免用排齦線的氣槍取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初印模;
對所述初印模進行修整,預留出細部印模材料空間;
暴露需要精細采模的牙列工作區域;
利用氣槍分離牙體頸部組織的游離齦,并向分離間隙內注入輕體硅膠;
獲取終印模。
在本方案中,對所述初印模進行修整包括以下步驟:
使用硅膠刀修整所述初印模,對其組織面的整體均勻去除硅膠印模材料。
在本方案中,去除的所述硅膠印模材料的厚度為0.5-1mm。
在本方案中,所述利用氣槍使牙體頸部組織的游離齦分離,并向分離間隙內注入輕體硅膠包括以下步驟:
同時持有氣槍和輕體硅膠注射槍,從牙列工作區域的一側邊緣開始,使所述氣槍的氣流持續作用于牙體頸部的牙面,分離黏附在所述牙體頸部的游離齦,同時向分離間隙內注入輕體硅膠;
同時順次移動所述輕體硅膠注射槍和所述氣槍,并重復上述步驟,直至完全覆蓋所述牙列工作區域。
在本方案中,所述氣槍與患者的牙體唇面呈30°-45°角,所述氣槍的末端距離齦緣3-4cm。
在本方案中,所述氣槍的氣壓為2-4bar。
在本方案中,所述獲取初印模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桐,未經楊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681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檢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高壓開關分合指示牌圖像識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