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壓釜溫度校準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65982.6 | 申請日: | 2020-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1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白新房;余澤利;房永強;張兵;段管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漢唐分析檢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K7/02 | 分類號: | G01K7/02;G01K3/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61213 | 代理人: | 魏法祥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壓 溫度 校準 裝置 方法 | ||
1.一種高壓釜溫度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開設在高壓釜釜蓋(5)上的測溫孔和多個設置在高壓釜釜蓋(5)上的測溫管(3),測溫管(3)的一端與所述測溫孔連通,測溫管(3)的另一端伸入至高壓釜腔體(2)內,測溫管(3)伸入高壓釜腔體(2)內的一端設置有密封板,所述測溫管(3)內設置有溫度傳感器;
多個所述測溫孔包括中心測溫孔(9)和多個偏心測溫孔,多個所述偏心測溫孔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偏心測溫孔(10),第二偏心測溫孔(11),...,第k偏心測溫孔,中心測溫孔(9)設置在高壓釜釜蓋(5)的幾何中心上,k為不小于4的正整數,相鄰兩個偏心測溫孔與中心測溫孔(9)的孔距的差值等于第一偏心測溫孔(10)與中心測溫孔(9)的孔距,相鄰兩個偏心測溫孔的中心線分別與中心測溫孔(9)的中心線形成的平面之間的夾角為直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壓釜溫度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傳感器為熱電偶溫度傳感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壓釜溫度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k的取值范圍為4~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壓釜溫度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與高壓釜腔體(2)底部之間的距離為1cm~2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壓釜溫度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測溫孔(10)與中心測溫孔(9)的孔距的取值范圍為1cm~2cm。
6.一種利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溫度校準裝置對高壓釜內的溫度進行校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高壓釜腔體內的溫度測量:
步驟101、安裝高壓釜釜蓋(5),保證高壓釜腔體(2)的密封性,將k+1個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的測量端分別插入k+1個測溫管(3)的底部,并根據對應的k+1個所述測溫孔的編號對熱電偶溫度傳感器進行標記;
步驟102、確定溫度測量位置:根據測量層間距的取值范圍要求和高壓釜腔體(2)的高度L,估計測量層數c,根據公式確定測量層間距的實際值h,進而確定溫度測量位置;其中,測量層間距的取值范圍為30mm~50mm,c為不小于3的正奇數;
步驟103、按需要設定高壓釜的控溫儀表的溫度值,通電升溫;當高壓釜腔體(2)內達到熱穩定狀態,開始進行高壓釜腔體(2)內的溫度測量;
步驟104、達到熱穩定狀態后,保持k+1個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的測量端均位于k+1個測溫管(3)的底部,每隔1min記錄一次各個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記錄m次各個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其中,m為正整數且10≤m≤20;
步驟105、將所有在測溫管(3)內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同時向上拉動h-b,每隔1min記錄一次各個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記錄m次各個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其中,b為所述密封板與高壓釜腔體(2)底部之間的距離;
步驟106、將所有在測溫管(3)內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同時向上拉動,且拉動距離為h,每隔1min記錄一次各個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記錄m次各個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
步驟107、重復c-2次執行步驟106,直至熱電偶溫度傳感器的測量端移出測溫管(3);完成高壓釜腔體(2)內的溫度測量;
步驟二、高壓釜腔體內溫度均勻度的計算:
根據公式計算高壓釜腔體(2)內溫度均勻度上限值Δθ+和高壓釜腔體(2)內溫度均勻度的下限值Δθ-,其中,tp,j為熱電偶溫度傳感器測得的第j個測溫點的實際溫度值,ti,j為第j個測溫點在第i次溫度測量時的瞬時溫度值,tx,j為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在第j個測溫點的修正值,為中心測溫孔(9)內對應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在第測量層測量的實際溫度值,i為正整數且i=1,2,...,m,j為正整數且j=1,2,...,c(k+1),max(·)為最大值函數,min(·)為最小值函數;
步驟三、高壓釜腔體內軸向溫度場最大溫差的計算:
根據公式計算高壓釜腔體(2)內軸向溫度場最大溫差Δ3,其中,tp,0,n為中心測溫孔(9)內對應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在第n測量層測量的實際溫度值,tp,0,(n-1)為中心測溫孔(9)內對應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在第n-1測量層測量的實際溫度值,n為正整數且n=2,3,...,c,Δ1為中心測溫孔(9)對應的軸向最大溫差;z為正整數且z=1,2,...,k,tp,z,n為第z偏心測溫孔內對應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在第n測量層測量的實際溫度值,tp,z,(n-1)為第z偏心測溫孔內對應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在第n-1測量層測量的實際溫度值,Δ2為k個偏心測溫孔對應的軸向最大溫差;
步驟四、高壓釜腔體內徑向溫度場最大溫差的計算:
根據公式計算高壓釜腔體(2)內徑向溫度場最大溫差Δ6,其中,tp,z,n為第z偏心測溫孔內對應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在第n測量層測量的實際溫度值,Δ4為第n測量層上偏心測溫孔和中心測溫孔(9)內溫度的最大差值,y為正整數,y=1,2,...,k且y≠z,tp,y,n為第y偏心測溫孔內對應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在第n測量層測量的實際溫度值,Δ5為第n測量層上k個偏心測溫孔內溫度之間的最大差值;
步驟五、高壓釜腔體內溫度偏差的計算:
根據公式計算高壓釜腔體(2)內溫度上偏差Δt+和高壓釜腔體(2)內溫度下偏差Δt-,tb為高壓釜的標稱溫度;
步驟六、高壓釜腔體內溫度穩定度的計算:
根據公式計算高壓釜腔體(2)內溫度穩定度δ,其中為中心測溫孔(9)內對應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在第測量層測量的第i個溫度值;
步驟七、給出校準結果對應的校準報告:計算機輸出校準結果對應的校準報告,完成高壓釜溫度校準;
所述校準結果包括高壓釜腔體(2)內溫度均勻度、高壓釜腔體(2)內軸向溫度場最大溫差、高壓釜腔體(2)內徑向溫度場最大溫差、高壓釜腔體(2)內溫度偏差和高壓釜腔體(2)內溫度穩定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漢唐分析檢測有限公司,未經西安漢唐分析檢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6598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鋁蜂窩芯復合墻體裝配系統
- 下一篇:細菌核酸提取裂解液、制備方法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