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除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62110.4 | 申請日: | 2020-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61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志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志君 |
| 主分類號: | A47L11/24 | 分類號: | A47L11/24;A47L11/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 除塵 裝置 | ||
1.一種工業除塵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前機殼、后機殼、集塵箱、吸塵電機、主扶手、設于前機殼底部且豎直布置的中導板、用于給吸塵電機供電的蓄電池、兩個前輪及兩個對稱布置的刷組機構,刷組機構包括后輪;
所述前機殼底部設有若干豎直布置的吸塵管,后輪軸線垂直于中導板,兩個刷組機構沿中導板對稱布置,前機殼寬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中導板,集塵箱內設有豎隔板,隔板將集塵箱內部分隔成塵腔及空腔,集塵箱側壁上設有與塵腔連通的集塵進氣口、與空腔連通的集塵出氣口及與塵腔連通的集塵清理口,集塵清理口上設有與集塵箱卡接的集塵清理門,豎隔板上設有過孔,過孔上設有隔塵濾網;
前機殼上方設有開口朝下的中轉罩,前機殼頂面與后機殼齊平且共同構成機頂面,中轉罩的開口被機頂面封住,中轉罩上設有中轉出氣口,前機殼頂部設有與吸塵管一一對應的機殼出氣口,吸塵管通過導塵軟管連通至對應的機殼出氣口,機殼出氣口與中轉罩內部連通,中轉出氣口通過中轉管連通至集塵進氣口,集塵出氣口連通吸塵電機的進氣端;
在一個刷組機構中:刷組機構還包括后軸及若干內導滾刷,后軸與后輪同軸連接,后軸與后機殼轉動連接,內導滾刷包括刷軸及設于刷軸上的刷體,刷軸平行于中導板,刷軸與任一吸塵管分離,各刷軸軸線處在同一水平面內,各刷軸沿前機殼寬度方向依次布置;
在一個刷組機構中:刷組機構還包括設于后機殼上的下架及與下架轉動連接的下軸,刷軸上同軸固定有接刷錐齒輪,下軸上同軸固定有與接刷錐齒輪嚙合的接軸錐齒輪,后軸上同軸固定有主齒輪,下軸上同軸固定有副齒輪,主齒輪與副齒輪嚙合;
主機殼底部設有與刷軸一一對應的軸架,刷軸與對應的軸架轉動連接,刷軸一端、任一吸塵管及刷軸另一端沿刷軸軸向依次布置,各吸塵管沿前機殼寬度方向依次布置,吸塵管下端與地面間距為20至40毫米,主扶手設于后機殼上,前機殼、后機殼及主扶手沿刷軸軸向依次布置,后機殼上設有豎直布置的后吸管,后吸管連通集塵進氣口,一個刷組機構、后吸管及另一個刷組機構沿機殼寬度方向依次布置,吸塵管數目為6至18個;
所述后吸管上端設有封板,封板上設有與后吸管連通的后吸孔,后機殼上設有后吸硬管,后吸孔、后吸軟管、后吸硬管及集塵進氣口依次連通,后機殼上設有下限位塊及下壓彈簧,封板處在下限位塊上方,下壓彈簧上端連接后機殼,下壓彈簧下端連接封板頂面,當封板接觸下限位塊時,后吸管下端與地面間距為4至8毫米;
所述后機殼上設有微啟缸體,前機殼頂部設有擴增缸體及用于壓緊并阻斷所有導塵軟管的壓條板,微啟缸體內設有與微啟缸體滑動密封配合的微啟內活塞,微啟內活塞滑動方向豎直,微啟內活塞將微啟缸體內部分隔成微啟液腔及與大氣連通的微啟虛腔,微啟內活塞上設有若干穿過微啟虛腔的微啟活塞桿,微啟活塞桿連接封板,微啟液腔、微啟空腔及封板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擴增缸體內設有與擴增缸體滑動密封配合的擴增內活塞,擴增內活塞滑動方向平行于主機殼長度方向,擴增內活塞將擴增缸體內部分隔成擴增液腔及與大氣連通的擴增虛腔,擴增內活塞上設有穿過擴增虛腔的擴增活塞桿,擴增活塞桿連接壓條板,微啟內活塞的活塞截面積為擴增內活塞的活塞截面積的5至30倍,后機殼上設有微啟粗出管及擴增細回管,微啟粗出管一端處在微啟缸體內,微啟粗出管另一端處在擴增缸體內,擴增細回管一端處在微啟缸體內,擴增細回管另一端處在擴增缸體內,微啟粗出管內徑為擴增細回管內徑的20至50倍,微啟液腔、擴增液腔、微啟粗出管及擴增細回管內均充滿液壓油,當封板接觸下限位塊時,壓條板與所有導塵軟管分離,當壓條板壓緊并阻斷所有導塵軟管時,封板與下限位塊豎直距離大于10毫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業除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刷組機構還包括與壓條板固定的限位條,限位條與主機殼滑動密封配合,限位條滑動方向平行于中導板,限位條通過滑桿與壓條板固定,滑桿與前機殼滑動連接;
在一個刷組機構中;后輪包括與后軸固定的輪轂及設于輪轂上的輪胎,輪轂內側面上設有若干沿后輪周向均勻分布的橫桿,限位條上表面上設有用于接觸橫桿的彈性壓塊,當封板接觸下限位塊時,任一橫桿豎直投影與彈性壓塊豎直投影分離,當壓條板壓緊并阻斷所有導塵軟管時,至少有一個橫桿的豎直投影與彈性壓塊豎直投影有重合部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工業除塵裝置,其特征是,所述主機殼內設有極限限位體、與主機殼滑動連接的輔條及若干輔彈簧,輔條滑動方向平行于中導板,擴增缸體、壓條板、輔條及任一輔彈簧沿刷軸軸向依次布置,壓條板、輔條及極限限位體沿刷軸軸向依次布置,壓條板與輔條之間形成壓阻空間,導塵軟管穿過壓阻空間,當輔條與極限限位體間距小于10毫米時,壓條板與輔條共同壓緊并阻斷所有導塵軟管,當壓條板壓緊并阻斷所有導塵軟管時,輔條接觸極限限位體,在一個輔彈簧中:輔彈簧一端連接輔條,輔彈簧另一端連接主機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志君,未經陳志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6211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