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紡紗單元及紡紗紗線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856772.0 | 申請日: | 2020-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17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莊田裕一;岡正毅;五由出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村田機械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1H4/02 | 分類號: | D01H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沈靜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紡紗 單元 紗線 制造 方法 | ||
1.一種紡紗單元,其特征在于,具備:
牽伸裝置,該牽伸裝置構成為包括將纖維束夾持并送出的前羅拉對,并對所述纖維束進行牽伸;和
空氣紡紗裝置,該空氣紡紗裝置使回旋氣流作用于所述牽伸裝置送出的所述纖維束來生成紡紗紗線,
所述空氣紡紗裝置具備:
噴嘴塊,該噴嘴塊形成有用于噴出空氣的紡紗噴嘴和形成圓柱狀的回旋室的內壁面,并通過從所述紡紗噴嘴噴出的空氣在所述回旋室內產(chǎn)生回旋氣流;和
中空引導軸體,該中空引導軸體供通過了所述回旋室后的所述纖維束從內部通過,并且該中空引導軸體以在紡紗過程中以所述空氣紡紗裝置的軸中心為旋轉中心的旋轉被限制的方式安裝,
所述內壁面整體相對于所述軸中心以平行狀態(tài)設置,
從所述前羅拉對的夾持點到所述中空引導軸體的纖維行進方向上的上游端為止的距離即第1距離為所述回旋室的周長以下,
當以所述軸中心觀察時,所述紡紗噴嘴的噴嘴中心線與所述內壁面相切,或者所述紡紗噴嘴的噴嘴中心線通過向徑向外側進行該紡紗噴嘴的半徑以下的平行移動而與該內壁面相切,
形成有所述紡紗噴嘴的噴出口的部位處的所述回旋室的直徑為6.7mm以上且不足9.0mm,
所述空氣紡紗裝置具備將所述牽伸裝置送出的所述纖維束朝向所述回旋室引導的纖維引導部件,
第2距離為0.3mm以上7.0mm以下,其中所述第2距離是從所述纖維引導部件的纖維行進方向上的下游端到所述中空引導軸體的纖維行進方向上的上游端為止的距離的、平行于所述中空引導軸體的軸中心的方向上的分量。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紗單元,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平行于所述軸中心的任意平面剖切得到的截面中,所述軸中心與所述內壁面平行,或者所述軸中心與所述內壁面的假想延長線所成的角為1.5°以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紗單元,其特征在于,
在將所述回旋室的直徑設為d、
將在以所述回旋室的徑向觀察時垂直于所述軸中心的平面與所述噴嘴中心線所成的角即噴嘴角度設為θ、
將從所述噴出口到所述回旋室的纖維行進方向上的下游端為止的沿著所述軸中心的長度設為h時,
dπ/2tanθ≤h≤dπ/tanθ成立。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紡紗單元,其特征在于,
在將所述回旋室的直徑設為d、
將在以所述回旋室的徑向觀察時垂直于所述軸中心的平面與所述噴嘴中心線所成的角即噴嘴角度設為θ、
將從所述噴出口到所述回旋室的纖維行進方向上的下游端為止的沿著所述軸中心的長度設為h時,
dπ/2tanθ≤h≤dπ/tanθ成立。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紡紗單元,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噴嘴塊的所述紡紗噴嘴的數(shù)量為3以上6以下。
6.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紡紗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距離為19mm以上28mm以下。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紡紗單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距離為19mm以上28mm以下。
8.一種紡紗紗線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牽伸工序,利用構成為包括將纖維束夾持并送出的前羅拉對的牽伸裝置對纖維束進行牽伸;和
紡紗工序,利用使回旋氣流作用于所述牽伸裝置送出的所述纖維束的空氣紡紗裝置來生成紡紗紗線,
該紡紗紗線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空氣紡紗裝置具備:
噴嘴塊,該噴嘴塊形成有用于噴出空氣的紡紗噴嘴和形成圓柱狀的回旋室的內壁面,并通過從所述紡紗噴嘴噴出的空氣在所述回旋室內產(chǎn)生回旋氣流;和
中空引導軸體,該中空引導軸體供通過了所述回旋室后的所述纖維束從內部通過,并且該中空引導軸體以在紡紗過程中以所述空氣紡紗裝置的軸中心為旋轉中心的旋轉被限制的方式安裝,
所述內壁面整體相對于所述軸中心以平行狀態(tài)設置,
從所述前羅拉對的夾持點到所述中空引導軸體的纖維行進方向上的上游端為止的距離即第1距離為所述回旋室的周長以下,
當以所述軸中心觀察時,所述紡紗噴嘴的噴嘴中心線與所述內壁面相切,或者所述紡紗噴嘴的噴嘴中心線通過向所述軸中心側進行該紡紗噴嘴的半徑以下的平行移動而與該內壁面相切,
形成有所述紡紗噴嘴的噴出口的部位處的所述回旋室的直徑為6.7mm以上且不足9.0mm,
所述空氣紡紗裝置具備將所述牽伸裝置送出的所述纖維束朝向所述回旋室引導的纖維引導部件,
第2距離為0.3mm以上7.0mm以下,其中所述第2距離是從所述纖維引導部件的纖維行進方向上的下游端到所述中空引導軸體的纖維行進方向上的上游端為止的距離的、平行于所述中空引導軸體的軸中心的方向上的分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村田機械株式會社,未經(jīng)村田機械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5677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