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推進劑物料中HNIW晶型轉晶率原位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856680.2 | 申請日: | 2020-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76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智群;武宗凱;欒潔玉;王瓊;王明;周文靜;康瑩;劉可;王民昌;張皋;常海;蘇鵬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1/84 | 分類號: | G01N21/84;G01N21/65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6 | 代理人: | 王孝明 |
| 地址: | 710065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推進 物料 hniw 晶型轉晶率 原位 分析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推進劑物料中HNIW晶型轉晶率原位分析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試樣密實平整地置于載玻片上:步驟二、光學顯微鏡下確定晶體區(qū)域:步驟三、顯微拉曼對晶體原位測試獲得HNIW拉曼譜圖:步驟四、單晶拉曼數(shù)據(jù)獲取,晶型識別,統(tǒng)計轉晶率,根據(jù)轉晶率分析推進劑物料中的HNIW晶型轉晶率;步驟401,單晶的標準拉曼譜圖獲取:制備ε?HNIW單晶、α?HNIW單晶和γ?HNIW單晶,ε?HNIW單晶、α?HNIW單晶和γ?HNIW單晶經X射線單晶衍射儀確證晶體結構后,將單晶置于顯微鏡下,測試拉曼光譜獲得晶型標準拉曼譜圖;步驟402,晶型識別;步驟403,轉晶率統(tǒng)計。本發(fā)明的方法效率高、檢出限低、準確可靠、切實可行。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炸藥領域,涉及六硝基六氮雜異伍茲烷,具體涉及一種推進劑物料中HNIW晶型轉晶率原位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高能量密度材料六硝基六氮雜異伍茲烷(HNIW,CL-20)應用于推進劑,使其能量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HNIW為多晶型化合物,受工藝過程接觸的溶劑、組分以及溫度加載,以ε晶型作為原料輸入配方和工藝中,可能存在ε→γ、ε→α轉晶問題。由于不同晶型炸藥性質各有差異,包括密度、感度、穩(wěn)定性、燃燒性能等,因此,保持ε-HNIW在推進劑配方工藝過程的晶型穩(wěn)定性是推進劑配方工藝設計關鍵質量指標。
含HNIW推進劑配方組分涉及氧化劑高氯酸銨、黑索今、奧克托今等;增塑劑吉納、硝化甘油等;催化劑;粘合劑聚丁二烯、疊氮聚醚、硝化棉等;固化劑異氰酸酯類;鋁粉;炭黑。含HNIW推進劑工藝過程接觸水、溶劑等;固化溫度70℃~80℃;烘干溫度100℃~105℃。
配方工藝中HNIW與其它組分接觸及溫度加載下,是否對HNIW晶型影響,以最優(yōu)晶型的ε-HNIW為推進劑原料輸入,發(fā)生轉晶的機制為:(1)ε-HNIW在高溫下轉晶為γ晶型,如:ε-HNIW在DSC的10℃/min升溫速率時157℃出現(xiàn)轉晶;(2)ε-HNIW在極性溶劑或含水體系轉晶為α晶型,ε-HNIW在熔化的吉納中,再冷卻發(fā)生轉晶γ晶型。(3)配方中的鋁粉、炭粉為吸熱型組分,加熱中更易吸熱,造成局部過熱使ε晶型轉為γ晶型。
顯微鏡被廣泛用于晶體的微觀形貌觀察,但通常只能獲得物質表面形態(tài)的圖像,卻不能識別晶體的化學特性。晶體結構的分析通常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技術來實現(xiàn),不同晶型對應不同譜圖,對比標準樣品譜圖判斷晶型,但常規(guī)紅外、衍射的檢測區(qū)域較大(3mm~5mm),對于復合體系試樣一般測試得到是多組分疊加譜。相對常規(guī)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而言,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譜可以測試更小的區(qū)域,其最小檢測粒徑可以達到0.8μm,可實現(xiàn)復雜體系晶體的原位分析,消除其它化學成分的干擾。復合體系的推進劑物料在衍射、紅外晶型分析,從復合體系多組分加合光譜中分辨HNIW晶型特征,存在其它組分干擾,造成準確度較低的缺陷。
目前對推進劑各工序物料中HNIW晶型原位測試尚無有效的方法,現(xiàn)有的論文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技術來實現(xiàn),但常規(guī)紅外、衍射的檢測區(qū)域較大(3mm~5mm),對于復合體系試樣一般測試得到是多組分疊加譜,識別晶型準確度低,無法實現(xiàn)對微米尺度晶體晶型的原位鑒定,主要原因在于:(1)應用的HNIW顆粒度微米級,較難準確定位;(2)即使實現(xiàn)了準確定位,也無法同時實現(xiàn)微米級的原位分析。相對常規(guī)紅外光譜、X射線衍射而言,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譜可以測試更小的區(qū)域,其最小檢測粒徑可以達到0.8μm,可實現(xiàn)復雜體系晶體的原位分析,消除其它化學成分的干擾。
申請公布號為CN111122633A,專利名稱為“基于掃描電鏡-拉曼技術原位鑒定固體表面納米塑料顆粒的方法”的中國專利,可以原位識別納米級塑料,卻因為塑料與HNIW晶體化學特性不同,不能識別晶體的化學特性。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推進劑物料中HNIW晶型轉晶率原位分析方法,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無法針對微米尺度的HNIW晶型進行原位分析的技術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未經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566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