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重質油品循環萃取生產優質中間相瀝青原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53487.3 | 申請日: | 2020-08-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13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吳志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志學;茂名創能烯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53/04 | 分類號: | C10G5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5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品 循環 萃取 生產 優質 中間 瀝青 原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重質油品循環萃取生產優質中間相瀝青原料的方法,包括:對重質油品原材料進行預處理以除雜脫水;將重質油品原材料和第一萃取劑進行加熱且均勻混合,并輸送至第一萃取塔中;將飽和烴抽提物質從第一萃取塔的頂部抽出,并從第一萃取塔的底部抽出下層重質油品余油;將下層重質油品余油輸送至第一回收塔中進行蒸餾;將下層重質油品余油和第二萃取劑進行加熱且均勻混合,并輸送至第二萃取塔中以進行分層;將稠環芳烴抽提物質從第二萃取塔的頂部抽出并輸送至第二回收塔中進行蒸餾。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通過先脫烷烴,然后抽提重質稠環芳烴,最后對稠環芳烴中的瀝青質、膠質進行分離,以為生產中間相瀝青提供優質的原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化深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重質油品循環萃取生產優質中間相瀝青原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化工化學領域中,中間相瀝青分為煤系中間相瀝青和油系中間相瀝青,而中間相瀝青的生產需要大量的重質芳烴作為原料,特別是稠環芳烴。而在生產過程中,重質油品可以作為中間相瀝青的生產重要原料之一,因為重質油品中包含有稠環芳烴,但是重質油品中所包含的組分如烷烴、瀝青質、膠質必須去掉才能滿足中間相瀝青生產工藝。
目前,國內的重質油品包括有催化裂化油漿、乙烯裂解焦油和中(高)溫煤焦油,這些油品除了高溫煤焦油大多數深加工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做燒火油燒掉,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高,這部分重質油品出路有些困難,大大降低了重質油品的附加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重質油品循環萃取生產優質中間相瀝青原料的方法,通過先脫烷烴,然后再抽提重質稠環芳烴,最后對稠環芳烴中的瀝青質、膠質進行分離,使得可以為生產中間相瀝青提供優質的原材料。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重質油品循環萃取生產優質中間相瀝青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對重質油品原材料進行預處理以除雜脫水,其中重質油品原材料包含有瀝青質、膠質、稠環芳烴以及飽和烴;將重質油品原材料和第一萃取劑進行加熱且均勻混合,并輸送至第一萃取塔中以進行分層,以使得飽和烴抽提物質處于上層,其中所述第一萃取劑由二甲基甲醇、甲乙酮和甲基異丁基酮中的一種或幾種溶劑組成;將飽和烴抽提物質從第一萃取塔的頂部抽出,并從第一萃取塔的底部抽出下層重質油品余油;將下層重質油品余油輸送至第一回收塔中進行蒸餾,以使得第一萃取劑從第一回收塔的頂部輸出以回收;將從第一回收塔的底部輸出的下層重質油品余油和第二萃取劑進行加熱且均勻混合,并輸送至第二萃取塔中以進行分層,以使得稠環芳烴抽提物質處于上層,使得瀝青質、膠質抽提物質處于下層,其中第二萃取劑由二甲基亞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中的一種或幾種溶劑組成;將稠環芳烴抽提物質從第二萃取塔的頂部抽出并輸送至第二回收塔中進行蒸餾,以使得稠環芳烴抽提物質中的第二萃取劑從第二回收塔的頂部輸出。
進一步的,還包括:將從第一萃取塔的頂部所抽出的飽和烴抽提物質輸送至第三回收塔中進行蒸發,以使得飽和烴抽提物質中的第一萃取劑從第三回收塔的頂部輸出以回收。
進一步的,還包括:將瀝青質、膠質抽提物質從第二萃取塔的底部抽出并輸送至第四回收塔中進行蒸餾,以使得瀝青質、膠質抽提物質中的第二萃取劑從第四回收塔的頂部輸出。
進一步的,所述將重質油品原材料和第一萃取劑進行加熱且均勻混合的步驟包括:將重質油品原材料和第一萃取劑按劑油比例1-3:1放置進入第一靜態混合器中混合。
進一步的,所述將從第一回收塔的底部輸出的下層重質油品余油和第二萃取劑進行加熱且均勻混合的步驟包括:將從第一回收塔的底部輸出的下層重質油品余油和第二萃取劑按劑油比例1-5:1放置進入第二靜態混合器中混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志學;茂名創能烯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吳志學;茂名創能烯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534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