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長井段的精細固砂工具及精細固砂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47246.8 | 申請日: | 2020-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759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胡祎;鄢德華;張建軍;宗偉;李宏遠;徐路;趙雅麗;張鑫;仲衡;王晶晶;張薇;張雯;冷彪;劉大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02 | 分類號: | E21B43/02;E21B43/22;E21B21/00;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韓嫚嫚;趙燕力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長井段 精細 工具 方法 | ||
本發明為一種適用于長井段的精細固砂工具及精細固砂方法,該工具包括中空的擠注工具、限壓閥、防抽吸滑套和底閥,所述擠注工具內設置能連通油管和油層段的所述擠注通道,所述擠注工具內還設置與所述擠注通道相隔離的返排通道,所述返排通道用于連通油層段和井口環空;所述限壓閥連通于擠注工具的下方,用于調節所述精細固砂工具徑向內外的壓差;所述防抽吸滑套連通于所述限壓閥的下方,用于起管柱時減小抽吸壓力;所述底閥連通于所述防抽吸滑套的下方,所述底閥內設有允許流體自下而上流入的單向閥球。本發明能夠實現一趟管柱不停泵完成洗井、填固砂劑、填固化劑工藝,簡化施工流程,且實現固砂劑的精細擠注,保證施工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開采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長井段的精細固砂工具及精細固砂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遼河油田針對長井段、夾層多、層間差異大、出細粉砂的出砂井,普遍采用“防砂泵+泵下砂錨”防排砂工藝,但防砂效果不理想,檢泵周期僅為3~4個月。而現有的固砂工藝主要有籠統固砂和分層固砂,但這兩種工藝均存在固砂劑存在用量大、成本高、擠注不均、固砂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由此,本發明人憑借多年從事相關行業的經驗與實踐,提出一種適用于長井段的精細固砂工具及精細固砂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用于長井段的精細固砂工具及精細固砂方法,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能夠實現一趟管柱不停泵完成洗井、填固砂劑、填固化劑工藝,簡化施工流程,且實現固砂劑的精細擠注,保證施工效果。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適用于長井段的精細固砂工具,包括中空的擠注工具、限壓閥、防抽吸滑套和底閥,所述擠注工具內設置能連通油管和油層段的所述擠注通道,所述擠注工具內還設置與所述擠注通道相隔離的返排通道,所述返排通道用于連通油層段和井口環空;所述限壓閥連通于擠注工具的下方,用于調節所述精細固砂工具徑向內外的壓差;所述防抽吸滑套連通于所述限壓閥的下方,用于起管柱時減小抽吸壓力;所述底閥連通于所述防抽吸滑套的下方,所述底閥內設有允許流體自下而上流入的單向閥球。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擠注工具上位于擠注通道出口的軸向兩端分別設置的第一皮碗結構和第二皮碗結構,所述第一皮碗結構和所述第二皮碗結構的徑向外側能頂抵于油層段的井壁上;所述第一皮碗結構的開口朝下設置,所述第二皮碗結構的開口朝上設置,所述第一皮碗結構和所述第二皮碗結構用于卡封油層段的炮眼;返排通道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皮碗結構的下方,返排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二皮碗結構的上方。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擠注工具包括中空的第一中心管結構,所述第一中心管結構的外側同軸且徑向間隔設置第一外管結構,所述第一皮碗結構和所述第二皮碗結構軸向間隔套設于所述第一外管結構上;所述第一外管結構的側壁上位于所述第一皮碗結構和所述第二皮碗結構之間徑向貫通設置第一外管透孔,所述第一中心管結構的側壁上與所述第一外管透孔對應地徑向貫通設置第一中心管透孔,所述第一中心管透孔和所述第一外管透孔之間密封頂抵設置中空的第一徑向凸臺,第一中心管結構的內腔、所述第一中心管透孔、第一徑向凸臺的內腔和所述第一外管透孔連通構成所述擠注通道,所述第一外管透孔構成所述擠注通道的出口。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中心管結構的外壁和所述第一外管結構的內壁之間構成返排環空,所述返排環空的兩端呈封閉設置;所述第一外管結構的側壁上位于所述第二皮碗結構的下方徑向貫通設置第二外管透孔,所述第一外管結構的側壁上位于所述第一皮碗結構的上方徑向貫通設置第三外管透孔,所述第二外管透孔、所述返排環空和所述第三外管透孔構成所述返排通道,所述第二外管透孔構成返排通道的入口,所述第三外管透孔構成返排通道的出口。
在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外管結構的側壁上位于所述第三外管透孔和所述第一皮碗結構之間設置第三皮碗結構,所述第三皮碗結構的開口向上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472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字化金屬沖壓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1553B總線控制器協議處理IP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