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施工現場智能標養艙養護系統及護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46344.X | 申請日: | 2020-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759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0 |
| 發明(設計)人: | 錢杰;楊得卉;梅從生;李煜亭;陳玉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天萬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1/24 | 分類號: | B28B11/24;G01N1/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6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施工現場 智能 標養艙 養護 系統 護養 方法 | ||
1.一種施工現場智能標養艙,其特征在于:包括艙體,所述艙體設有傳送系統;所述傳送系統包括:第一傳送部分、第二傳送部分、第三傳送部分、第四傳送部分和第五傳送部分;所述第一傳送部分包括豎向支架、豎向伸縮支架、傳送帶、電機、水平變帶裝置;所述豎向支架安裝在進艙口附近,下端固定,上端與軸承連接,所述豎向伸縮支架安裝在所述第一傳送部分另一端,下端固定,上端與另一軸承連接;所述豎向伸縮支架安裝在標養艙與進艙口短邊對應的另一邊附近,下端固定,上端與軸承連接;所述豎向伸縮支架為固定式剪叉式升降機;所述水平變帶裝置設置在所述的豎向支架和豎向伸縮支架之間,包括水平變帶軸、連接桿;所述水平變帶軸與豎向支架上的軸承軸向方向平行;所述連接桿一端與所述水平變帶軸垂直連接,一端與所述豎向伸縮支架連接;
第二傳送部分包括豎向支架、傳送帶、電機;所述豎向支架安裝在標養艙兩角端,下端固定,上端懸挑,所述豎向支架沿豎直方向間隔一定距離與一個軸承連接,共沿著豎向方向與n個軸承相連,n與第三傳送部分的試塊養護層數相同;
第三傳送部分包括第一豎向支架、第二豎向支架、傳送帶、轉向觸動裝置;其中,轉向觸動裝置包括水平通行板、豎向軸承、滑輪軸、第一斜桿、連接軸、第二斜桿、第三斜桿、觸動軸、第四斜桿、滑動滾軸;所述第一豎向支架,連接在第三傳送部分的起始部分;所述第二豎向支架連接在第三傳送部分的中間及后面一端部分,將每一層傳送帶的軸承連接,為第三傳送部分提供框架支撐;所述傳送帶包括不同層面的2n條,n為層數,n的數量為7-9;所述豎向軸承固定在所述第一豎向支架上,連接上下兩部分的所述第一豎向支架,所述豎向軸承每層均有m個,m為每層標養艙內沿長方向設置的試塊量;所述豎向軸承與水平通行板配套,即所述水平通行板繞所述豎向軸承旋轉;所述滑輪軸為軸承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豎向支架內側面上的滑輪軸,所述滑輪軸與所述第一斜桿通過所述第一斜桿上滑道相連,即所述第一斜桿在運動中始終保持有一點通過所述滑輪軸;
所述第一斜桿為長條狀,一側具有滑道槽,與所述滑輪軸相配套,另一端與第二斜桿通過連接軸相連;所述第二斜桿另一端與第三斜桿固定連接為一個整體,具有一定夾角;所述觸動軸的旋轉軸為垂直于所述第一豎向支架內側面上的軸;所述第四斜桿位于兩傳送帶中間,其旋轉不受傳送帶位置影響,第四斜桿與第三斜桿平行,且一端懸挑,另一端與觸動軸固定相連,即觸動軸旋轉可帶動第四斜桿旋轉;
所述滑動滾軸的旋轉軸為垂直于第一豎向支架內側面上的軸;當有試塊從第二傳送部分傳送到第三傳送部分時,通過所述滑動滾軸過渡傳遞;試塊從第二傳送部分傳送到第三傳送部分時,試塊壓下第四斜桿,所述第四斜桿帶動觸動軸向下旋轉一定角度,所述角度為30-60°,觸動軸又帶動第三斜桿及第二斜桿旋轉相同角度,所述第二斜桿通過連接軸帶動第一斜桿滑動一定距離;
第三傳送部分每層均可養護25-30個試塊,每個試塊由2條較細傳送帶傳導,每個試塊傳送帶兩邊立有第一豎向支架,即每層有26-31個第一豎向支架,每層有25-30套轉向觸動裝置,分別安裝在每層第一豎向支架上,高度為第三傳送部分傳送帶上表面以上70-100mm處;所述豎向支架安裝在標養艙兩角端,下端固定,上端懸挑,所述豎向支架沿豎直方向間隔一定距離與一個軸承連接,共沿著豎向方向與n個軸承相連,n與第三傳送部分的試塊養護層數相同;所述傳送帶與豎向支架的兩端軸承相連;
第五傳送部分包括:豎向支架、豎向伸縮支架、傳送帶、軸承、電機、水平變帶裝置;所述豎向支架安裝在出艙口附近,下端固定,上端與軸承連接;所述豎向伸縮支架安裝在第五傳送部分另一端,下端固定,上端與另一軸承連接;所述豎向伸縮支架安裝在標養艙與出艙口短邊對應的另一邊附近,下端固定,上端與軸承連接;所述豎向支架及豎向伸縮支架共同通過各自軸承支撐起傳送帶,將試塊從第四傳送部分向后傳送。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施工現場智能標養艙的護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試塊從進艙口放入后,進艙口傳送帶將試塊向內傳送,途中經過進艙口后窗后,后窗在試塊的推動下自由打開,試塊運送進來后,后窗自動旋轉落回豎直位置;
(2)在第一傳送帶的帶動下繼續向前運動,直運動到第一傳送部分與第二傳送部分的交接處,在滑動滾軸的作用下平穩滑至第二傳送部分;
(3)試塊在第二傳送部分繼續前進,遇到水平通行板后,改變方向,向第三傳送部分前進;
(4)第三傳送部分在接到試塊后,帶動試塊繼續前進,第三傳送部分傳送帶速度較慢,為16--17厘米/天;
(5)試件經過25-28天養護完畢后,從第四傳送部分經過滾動滑輪軸平穩運送至第五傳送部分;第五傳送部分向前輸送,通過輸送端部的窗口,試塊繼續傳送,繞窗口上邊連接軸旋轉頂起窗口,后試件運送至第六傳送部分;
(6)第六傳送部分帶試塊從出艙口溢出,溢出前已通知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拾取試件;
第一傳送部分和第二傳送部分的交接過程,為一層一層傳遞;試塊從第一傳送部分向第二傳送部分傳遞時,當第三傳送部分第一層試塊未滿時,試塊從第一傳送部分繼續向第二傳送部分第一層傳遞;當第三傳送部分第一層滿格時,滿格的最后一格觸動水平通行板,水平通行板另一端觸動第一傳送部分的豎向伸縮裝置;所述豎向伸縮裝置在第一傳送部分與第二傳送部分的交接處的第一傳送部分的下端,可以豎直方向上下移動,帶動第一傳送部分的交接端也上下移動;所述豎向伸縮裝置將第一傳送部分端頭抬起至第二層高度,運送試塊從第一傳送部分傳遞至第二傳送部分第二層,當第三傳送部分第二層滿格時,滿格的最后一格觸動水平通行板,水平通行板另一端觸動第一傳送部分的豎向伸縮裝置;以此類推至第三層、第四層;
第二傳送部分在運轉過程中,試塊碰到不同水平通行板后改變運行方向,被水平通行板及第二傳送部分的傳送帶合力推向第三傳送部分,試塊被推到第三傳送部分初始位置后觸動下一塊水平通行板,下一塊水平通行板又同理改變下一塊試塊位置;所述水平通行板,在之前位置無觸動時可繞豎軸任意旋轉;在之前位置被試塊觸動后,會旋轉至與豎桿所在面呈30-60°夾角處;所述旋轉至與豎桿所在面呈30-60°夾角處,是由于一方面被第一斜桿伸出端頭限制繼續旋轉,另一方面被之前位置試塊限制反向旋轉,從而固定;待之前位置試塊隨著傳送帶向前移動后,觸動位置消除,水平通行板可繼續自由旋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天萬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航天萬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4634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播種前自動鋪膜設備
- 下一篇:仿生章魚式海面原油回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