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雙切換開關型LCC-S型補償電路的線圈切換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45194.0 | 申請日: | 2020-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72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勁霄;王義;游婷;冀晨璐;楊中平;林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50/10 | 分類號: | H02J50/10;H02J50/40;H02J5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衛平智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張新利;謝建玲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切換 開關 lcc 補償 電路 線圈 方法 | ||
1.一種雙切換開關型LCC-S補償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原邊Ⅰ補償電路、原邊Ⅱ補償電路和副邊補償電路;
所述原邊Ⅰ補償電路包括:等效輸入電源Ⅰ、原邊串聯補償電感Lr1、原邊并聯補償電容Cr1、切換開關S1、切換開關S3、放電電阻、原邊串聯補償電容Cp1和原邊線圈Lp1;所述等效輸入電源Ⅰ的正極與原邊串聯補償電感Lr1的一端連接,原邊串聯補償電感Lr1的另一端分別與切換開關S1的一端和原邊并聯補償電容Cr1的一端連接,切換開關S1的另一端分別與切換開關S3的一端、原邊串聯補償電容Cp1的一端連接,原邊串聯補償電容Cp1的另一端與原邊線圈Lp1的一端連接,原邊線圈Lp1的另一端分別與放電電阻的一端、原邊并聯補償電容Cr1的另一端和等效輸入電源Ⅰ的負極連接,放電電阻的另一端與切換開關S3的另一端連接;
所述原邊Ⅱ補償電路包括:等效輸入電源Ⅱ、原邊串聯補償電感Lr2、原邊并聯補償電容Cr2、切換開關S2、切換開關S4、放電電阻、原邊串聯補償電容Cp2和原邊線圈Lp2;所述等效輸入電源Ⅱ的正極與原邊串聯補償電感Lr2的一端連接,原邊串聯補償電感Lr2的另一端分別與切換開關S2的一端和原邊并聯補償電容Cr2的一端連接,切換開關S2的另一端分別與切換開關S4的一端、原邊串聯補償電容Cp2的一端連接,原邊串聯補償電容Cp2的另一端與原邊線圈Lp2的一端連接,原邊線圈Lp2的另一端分別與放電電阻的一端、原邊并聯補償電容Cr2的另一端和等效輸入電源Ⅱ的負極連接,放電電阻的另一端與切換開關S4的另一端連接;
所述副邊補償電路包括:副邊線圈Ls、副邊串聯補償電容Cs和等效負載電阻R;所述副邊線圈Ls的一端與副邊串聯補償電容Cs的一端連接,副邊串聯補償電容Cs的另一端與等效負載電阻R的一端連接,等效負載電阻R的另一端與副邊線圈Ls的另一端連接,
所述原邊線圈Lp1、原邊線圈Lp2向副邊線圈Ls傳輸能量。
2.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切換開關型LCC-S補償電路的線圈切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為:
首先默認原邊Ⅰ補償電路已處于運行狀態,此時原邊Ⅰ補償電路先單獨供電,切換開關S1和切換開關S4先閉合;在原邊Ⅱ補償電路即將投入工作前,先閉合切換開關S2,再斷開切換開關S4,然后開啟原邊Ⅱ補償電路對應的逆變器;當原邊Ⅰ補償電路即將退出工作時,先閉合切換開關S3,再斷開切換開關S1,最后斷開原邊Ⅰ補償電路對應的逆變器,如此完成一個線圈切換過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圈切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原邊Ⅰ補償電路對應的逆變器的輸出電壓與原邊Ⅱ補償電路對應的逆變器的輸出電壓之間的相位差為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4519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城市治理用干濕垃圾分離分類裝置
- 下一篇:苯磺酰基含硫小分子化合物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