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增壓控制方法、裝置、車輛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44720.1 | 申請日: | 2020-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2673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韓亞凝;劉秋錚;王御;任明星;姜洪偉;謝飛;張蘇鐵;王珊;趙鳳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13/74 | 分類號: | B60T13/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增壓 控制 方法 裝置 車輛 存儲 介質 | ||
1.一種預增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聲音信息,并根據所述聲音信息確定聲音識別結果;
若所述聲音識別結果為識別成功,則獲取車輛狀態;
當所述車輛狀態滿足控制條件時確定預增壓控制信息,并根據所述預增壓控制信息控制車輛制動系統進行預增壓;
其中,所述獲取車輛狀態包括:通過從制動系統獲取的制動踏板開合度以及主缸壓力確定車輛是否處于制動狀態,通過從CAN線獲取的車輛速度信號確定車輛是否處于停車狀態,通過從ESP系統的制動控制器中獲取的信號確定車輛制動系統是否處于預增壓狀態;
其中,所述控制條件包括:所述車輛狀態為非制動狀態,非停車狀態和非預增壓狀態;
其中,所述根據所述預增壓控制信息控制車輛制動系統進行預增壓之后,還包括:若在進行預增壓后預設時間內未收到制動踏板位置變動信息,則控制所述車輛制動系統結束預增壓;若在進行預增壓后預設時間內收到制動踏板位置變動信息,則確定制動控制信息,并根據所述制動控制信息控制所述車輛制動系統進行制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聲音信息確定聲音識別結果,包括:
將所述聲音信息的頻譜特征與預設頻譜特征進行比對,確定頻譜吻合度;
若所述頻譜吻合度達到預設閾值,則確定聲音識別結果為識別成功;否則,確定所述聲音識別結果為識別失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聲音信息確定聲音識別結果之后,還包括:
若所述聲音識別結果為識別失敗,則重新獲取聲音信息,并根據所述聲音信息確定聲音識別結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若收到上層預增壓控制信息,則根據所述上層預增壓控制信息控制所述車輛制動系統進行預增壓;
其中,所述上層預增壓控制信息由高安全等級的上層控制器發出。
5.一種預增壓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聲音識別模塊,用于獲取聲音信息,并根據所述聲音信息確定聲音識別結果;
車輛狀態獲取模塊,用于若所述聲音識別結果為識別成功,則獲取車輛狀態;
預增壓控制模塊,用于當所述車輛狀態滿足控制條件時確定預增壓控制信息,并根據所述預增壓控制信息控制車輛制動系統進行預增壓;
其中,所述獲取車輛狀態包括:通過從制動系統獲取的制動踏板開合度以及主缸壓力確定車輛是否處于制動狀態,通過從CAN線獲取的車輛速度信號確定車輛是否處于停車狀態,通過從ESP系統的制動控制器中獲取的信號確定車輛制動系統是否處于預增壓狀態;
其中,所述控制條件包括:所述車輛狀態為非制動狀態,非停車狀態和非預增壓狀態;
其中,所述預增壓控制裝置還包括制動控制模塊,用于若在進行預增壓后預設時間內未收到制動踏板的位置變動信息,則控制所述車輛制動系統結束預增壓;若在進行預增壓后預設時間內收到制動踏板位置變動信息,則確定制動控制信息,并根據所述制動控制信息控制所述車輛制動系統進行制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聲音識別模塊,包括:
吻合度確定單元,用于將所述聲音信息的頻譜特征與預設頻譜特征進行比對,確定頻譜吻合度;
識別結果確定單元,用于若所述頻譜吻合度達到預設閾值,則確定聲音識別結果為識別成功;否則,確定所述聲音識別結果為識別失敗。
7.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包括:
聲音傳感器,用于獲取聲音信息;
至少兩個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至少包括預增壓控制器和制動控制器;
所述預增壓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聲音信息確定聲音識別結果,并根據所述聲音識別結果及車輛狀態確定預增壓控制信息;
所述制動控制器,用于根據所述預增壓控制信息控制車輛制動系統進行預增壓;
存儲裝置,用于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序;
當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被所述至少兩個控制器執行,使得所述至少兩個控制器實現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預增壓控制方法。
8.一種包含計算機可執行指令的存儲介質,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機可執行指令在由計算機處理器執行時用于執行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預增壓控制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4472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