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元胞自動機的新冠密切接觸人員數據獲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40941.1 | 申請日: | 2020-08-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55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馮永玖;童小華;謝歡;陳鵬;劉世杰;金雁敏;許雄;柳思聰;王超;魏超;晏雄鋒;肖長江;郭藝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16H50/80 | 分類號: | G16H50/80;G06F16/29;G06F16/9537;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應小波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自動機 密切 接觸 人員 數據 獲取 方法 | ||
1.一種基于元胞自動機的新冠密切接觸人員數據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獲取病例身份信息并查詢病例的軌跡信息;
步驟2:針對病例軌跡點,獲取緩沖區,確定搜索范圍;
所述的緩沖區具體為:
針對某病例的軌跡點a,緩沖區可表達為:
P={x|d(x,a)≤r}
其中,d為點x到軌跡點a的距離;r為緩沖區半徑;
步驟3:以選定的緩沖區范圍為元胞空間,以在該范圍內來往的人員為元胞,確定元胞自動機的鄰域大小;
步驟4:根據密切接觸判斷條件,形成元胞自動機搜索機制,通過多時段的軌跡分析,獲得密切接觸人員數據;
所述的密切接觸判斷條件為:在緩沖區內與患病人員軌跡相交次數;
所述的元胞自動機的軌跡相交次數獲取方法為:
將出現新冠癥狀的人員設為元胞A,狀態為1,該元胞A在不同時間點位置是變化的,將步驟2中緩沖區范圍設置為元胞自動機的搜索范圍,在該范圍內其他人分別為一個元胞,且狀態均為0,各個元胞的位置在不同的時間點,位置也是變化的;
不同時間段內各個元胞有不同的運動軌跡,通過預設的運動軌跡采集時間間隔采集預設時間段內每個元胞的運動軌跡,元胞A訪問緩沖區內所有的元胞,在搜索緩沖區內其他元胞時,若被訪問元胞位于元胞A的鄰域范圍內,則將該元胞與元胞A的軌跡相交次數記為1,否則記為零;
所述的元胞自動機的搜索方法為:
通過計數累加的方式獲取緩沖區內各個元胞與元胞A的軌跡相交次數,最終通過判斷各元胞軌跡相交次數與預設閾值n的關系判斷各個元胞是否為密切接觸人員;
步驟5:對密切接觸人員進行預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元胞自動機的新冠密切接觸人員數據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中病例的軌跡信息獲取方法為:
由人員主動上報的軌跡信息、移動終端打卡獲取的軌跡信息以及既有的位置定位采集程序獲取的人員軌跡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元胞自動機的新冠密切接觸人員數據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區半徑r的獲取方法為:
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進行多尺度的緩沖區分析,考慮患病人員影響范圍,最終獲取緩沖區半徑r。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元胞自動機的新冠密切接觸人員數據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元胞自動機為二維元胞自動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元胞自動機的新冠密切接觸人員數據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元胞自動機的鄰域為馮諾依曼型鄰域、摩爾型鄰域或馬格勒斯型鄰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元胞自動機的新冠密切接觸人員數據獲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具體為:
獲取密切接觸人員數據后,通過可視化界面進行預警,同時獲取密切接觸人員的實時定位信息,若密切接觸人員的活動范圍超過預設閾值后,通過可視化界面對該密切接觸人員進行預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4094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