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包油型氫醌乳劑及其制備方法和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38320.X | 申請日: | 2020-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367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蘇冠榮;尹貝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人人康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9/107 | 分類號: | A61K9/107;A61K31/05;A61K47/10;A61K47/22;A61K47/46;A61K47/69;A61P17/00;A61K8/06;A61K8/34;A61K8/49;A61K8/73;A61K8/9789;A61Q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尹瑋 |
| 地址: | 519060 廣東省珠海市南屏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包油型氫醌 乳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包油型氫醌乳劑,所述乳劑包括油相10?40%(w/w)、水包油型乳化劑1?5%(w/w)、水相50?80%(w/w)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本發明的氫醌乳劑具有透皮吸收率高和生物利用度高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包油型氫醌乳劑及其制備方法和其應用。
背景技術
氫醌(又稱對苯二酚)作為酪氨酸酶抑制劑主要通過絡合作用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調控黑色素細胞代謝過程,使表皮內多巴反應陽性黑色素細胞數量顯著減少,產生可逆性的皮膚褪色。Oettel于1936年首次提出氫醌具有美白皮膚的作用。自20世紀60年代起,許多國家將氫醌用作化妝品的增白劑和皮膚科用于治療色素沉著癥、祛斑等外用制劑。但須嚴格控制氫醌的用量。
氫醌不穩定,易受光照、溫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氧化降解反應。氫醌在其制備及儲存中易發生氧化降解反應而生成氧化降解雜質,光照將加速其氧化降解反應。氧化降解產物與氫醌形成有色復合物,進而影響氫醌及其產品的純度、質量、穩定性和其性狀外觀等,需要嚴格控制其限量在安全范圍之內。氫醌制劑存在皮膚刺激性、穩定性差和透皮吸收率低等缺陷。為此,如何提高氫醌及其制劑的穩定性和透皮吸收率,以增加療效并降低其對人體的刺激作用及副作用等,提高藥品質量、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障用藥安全,成為本領域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包油型氫醌乳劑,所述乳劑包括油相10-40%(w/w)、水包油型乳化劑1-5%(w/w)、水相50-80%(w/w)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氫醌的純度不低于99.0%,優選不低于99.5%,更優選不低于99.9%。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氫醌中對苯醌的含量不高于0.1%,優選不高于0.08%,還優選不高于0.05%,更優選不高于0.03%。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氫醌中對苯醌、苯胺的任一含量均不高于0.08%,優選不高于0.05%,還優選不高于0.03%。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氫醌中除對苯醌、苯胺之外的有關物質的總含量不高于0.3%,優選不高于0.1%,還優選不高于0.05%。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有關物質選自對苯醌、苯胺、連苯三酚、間苯二酚、鄰苯二酚的任一種或組合。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有關物質選自對苯醌、苯胺、連苯三酚、間苯二酚、鄰苯二酚、偏苯三酚、間苯三酚、苯酚、對苯二酚硫酸鉀的任一種或組合。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氫醌為其環糊精包合物,優選包合物中氫醌:環糊精的摩爾比為1∶1-10,優選為1:3-5。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環糊精選自α-環糊精、β-環糊精、γ-環糊精、羥乙基-β-環糊精、羥丙基-β-環糊精、二羥丙基-β-環糊精、甲基-β-環糊精、葡萄糖環糊精、麥芽糖環糊精、麥芽三糖環糊精、羧甲基環糊精、磺烷基環糊精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合。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乳劑中的水相含量為60-75%(w/w),優選為65-70%(w/w)。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乳劑中的氫醌含量為1-4%(w/w),優選為1.5-3.5%(w/w),更優選為2-3%(w/w)。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藥學上可接受載體選自透皮吸收劑、美白保濕劑、增稠劑、防腐劑、酸堿調節劑、抗氧化劑的任一種或其組合。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乳劑中的透皮吸收促進劑含量為1-5%(w/w),優選為1.5-4%(w/w),更優選為2-3%(w/w)。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中,所述透皮吸收劑選自冰片、薄荷、氮酮中的任一種或其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人人康藥業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人人康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3832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