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溶洞暗河環境的連續梁喇叭口摩阻損失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38123.8 | 申請日: | 2020-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54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肖承倚;周浩;周旭光;李坤;潘宗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五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E21D20/02;E21D11/15 |
| 代理公司: | 長沙朕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厲田 |
| 地址: | 550003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溶洞 暗河 環境 連續 喇叭口 損失 測試 方法 | ||
1.一種基于溶洞暗河環境的連續梁喇叭口摩阻損失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環境包括溶洞(1)和位于溶洞(1)底部的暗河(2),隧道穿越溶洞(1),溶洞(1)兩端的隧道為隧道A段,隧道穿越溶洞(1)中的隧道為隧道B段;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隧道A段開挖至貫穿溶洞(1);
S2:對暗河(2)進行改道,使暗河(2)不流經溶洞(1);
S3:對溶洞(1)進行回填,直至回填至隧道基礎面;
S4:對溶洞(1)洞壁進行防護處理,并在洞壁上均勻施作多根錨索;
S5:對溶洞(1)進行滿填,并使錨索與滿填后的回填體連接;
S6:對回填體進行開挖形成與隧道A段連通的隧道B段;
S7:在隧道A段進行橋臺、主墩、臨時支墩施工形成間隔布置的墩臺,確保所有墩臺均位于隧道A段;
S8:將靠近隧道B段的墩臺上方區域劃分為第一節段(3),將第一節段(3)兩側劃分為第二節段(4),將兩個第二節段(4)的側部劃分為第三節段(5),將中間的兩個第三節段(5)之間劃分為合龍段(6),所有節段的總長為連續梁施工長度;
S9:施工隧道A段的支撐基礎;
S10:由第一節段(3)至合龍段(6),按節段順序施工連續梁模板、安裝預應力管道、澆筑混凝土、穿設管道力筋(7)、進行管道力筋(7)張拉、進行管道壓漿,在穿設管道力筋(7)時進行喇叭口摩阻損失測試,具體如下:在管道力筋(7)的一端依次安裝錨具(8)、鋼環板(9)、約束墊板(10)、壓力傳感器(11)和喇叭體(12),在管道力筋(7)的另一端依次安裝錨具(8)、張拉千斤頂、約束墊板(10)、壓力傳感器(11)和喇叭體(12)→兩端同時張拉、保持4Mpa力→將一端封閉、另一端張拉,記兩端壓力傳感器(11)的讀數Nz和Nb,換一端封閉、一端張拉,記兩端壓力傳感器(11)的讀數N′z和N′b→反復多次,記平均值和→將和進行平均記為將和進行平均記為得出喇叭體(12)端口摩阻損失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溶洞暗河環境的連續梁喇叭口摩阻損失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邊開挖邊進行支護并實施襯砌施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溶洞暗河環境的連續梁喇叭口摩阻損失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施作一條與暗河(2)上游連通的泄水洞(13),使暗河(2)不流經溶洞(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溶洞暗河環境的連續梁喇叭口摩阻損失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泄水洞(13)與暗河(2)交匯處下游的暗河(2)進行封堵并回填。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溶洞暗河環境的連續梁喇叭口摩阻損失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4中,對溶洞(1)洞壁鋪裝鋼纖維,并噴射混凝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溶洞暗河環境的連續梁喇叭口摩阻損失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5中,在回填體與溶洞(1)洞壁的間隙中進行灌漿,使間隙密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溶洞暗河環境的連續梁喇叭口摩阻損失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6中,邊開挖邊進行支護并實施襯砌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五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五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3812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