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顯示模組和顯示模組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37986.3 | 申請日: | 2020-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658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星;林偉;洪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 模組 控制 方法 | ||
1.一種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顯示區和第二顯示區,所述第二顯示區至少部分包圍所述第一顯示區,所述顯示模組包括:
背光模組;
顯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組的出光側;
所述背光模組設置有通孔;在所述第一顯示區,沿垂直于所述顯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通孔貫穿所述背光模組;
光感元件,至少部分設置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光感元件的感光面朝向所述顯示面板;
光線選通結構,位于所述通孔內,且圍繞所述光感元件;
在拍攝模式時,所述光線選通結構構成用于遮擋所述背光模組發出的光線進入所述通孔內的遮光結構;
在顯示模式時,所述光線選通結構構成用于透射所述背光模組發出的光線經所述通孔照射至所述第一顯示區的透光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線選通結構包括第一遮光部以及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具有第一開口,所述第一開口的朝向與所述通孔的中軸線延伸方向相交;
在拍攝模式時,所述第二遮光部與所述第一遮光部的第一開口交疊,構成所述遮光結構;在顯示模式時,所述第二遮光部與所述第一遮光部的第一開口至少部分無交疊,構成所述透光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部包括百葉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齒輪結構和第二齒輪結構;所述第一齒輪結構與所述第二齒輪結構嚙合;所述百葉窗與所述第一齒輪結構固定;所述第二齒輪結構通過所述第一齒輪結構帶動所述百葉窗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部以及所述第二遮光部均呈弧面,且所述第一遮光部弧面對應的圓周角度和所述第二遮光部弧面對應的圓周角度之和大于等于360度;
所述第一遮光部與所述背光模組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遮光部與所述光感元件固定連接;在拍攝模式時,所述光感元件帶動所述第二遮光部旋轉至與所述第一遮光部的第一開口交疊,構成所述遮光結構;在顯示模式時,所述光感元件帶動所述第二遮光部旋轉,以使所述第二遮光部與所述第一遮光部的第一開口至少部分無交疊,構成所述透光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部靠近所述通孔的內側壁表面設置有反光層。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部靠近所述通孔的內側壁表面設置有吸光層。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部包括多個第二開口;
在拍攝模式時,所述第二遮光部的第二開口與所述第一遮光部的第一開口不交疊,形成所述遮光結構;在顯示模式時,所述第二遮光部的第二開口與所述第一遮光部的第一開口至少部分交疊,形成所述透光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部固定在所述光感元件的側壁上。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底壁和側壁;所述底壁平行于所述顯示面板所在平面;所述側壁位于所述通孔內;所述側壁復用為所述第一遮光部。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輔助導光膜;所述輔助導光膜位于所述通孔中,在顯示模式時將所述背光模組發出的光線導出至所述第一顯示區。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導光膜位于所述光感元件的感光面朝向所述顯示面板的一側,和\或所述輔助導光膜位于所述光感元件的側壁。
13.一種顯示模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權利要求1-12任一項所述的顯示模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拍攝模式時,控制所述光線選通結構形成遮光結構,遮擋所述背光模組發出的進入所述通孔內的光線;
在顯示模式時,控制所述光線選通結構形成至少一個光線開口,所述背光模組發出的光線通過所述光線開口經所述通孔照射至所述第一顯示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3798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動力鋰電池及其制備工藝
- 下一篇:一種燃料電池裝置系統及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