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30552.0 | 申請日: | 2020-08-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33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17 |
| 發明(設計)人: | 戴名柔;蔡嘉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0 | 分類號: | G09F9/30;G02F1/1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張娜;臧建明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學工***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裝置 | ||
本揭露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薄膜晶體管、轉接墊以及像素電極。薄膜晶體管包括漏極。轉接墊電性連接至漏極。像素電極通過第一絕緣層的第一開口電性連接至轉接墊。第一絕緣層設置于轉接墊與像素電極之間。第一開口的寬度大于漏極的寬度。第一開口的寬度小于轉接墊的寬度。本揭露的顯示裝置可提高并穩定像素電極與漏極之間的電子傳輸。
技術領域
本揭露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提高并穩定像素電極與漏極之間的電子傳輸的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平面顯示面板已廣泛地應用于電子設備例如移動電話、電視、監視器、平板電腦、車用顯示器、穿戴裝置以及桌上電腦中。隨電子產品蓬勃發展,對于電子產品上的顯示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用于顯示的電子裝置不斷朝向更大或更高解析度的顯示效果改進。
發明內容
本揭露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可提高并穩定像素電極與漏極之間的電子傳輸。
根據本揭露的實施例,顯示裝置包括薄膜晶體管、轉接墊以及像素電極。薄膜晶體管包括漏極。轉接墊電性連接至漏極。像素電極通過第一絕緣層的第一開口電性連接至轉接墊。第一絕緣層設置于轉接墊與像素電極之間。第一開口的寬度大于漏極的寬度。第一開口的寬度小于轉接墊的寬度。
基于上述,在本揭露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像素電極可通過第一絕緣層的第一開口電性連接至轉接墊,且轉接墊可電性連接至漏極。其中,由于第一開口的寬度大于漏極的寬度,且第一開口的寬度小于轉接墊的寬度,因而可增加像素電極與轉接墊之間的接觸面積。如此一來,使得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通過轉接墊的設置來提高并穩定像素電極與漏極之間的電子傳輸,以降低像素電極與漏極之間的阻值,并提升顯示裝置的顯示質量。
附圖說明
包括附圖以便進一步理解本揭露,且附圖并入本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附圖說明本揭露的實施例,并與描述一起用于解釋本揭露的原理。
圖1A為本揭露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上視示意圖;
圖1B為圖1A的顯示裝置沿剖面線A-A’的剖面示意圖;
圖1C為圖1A的顯示裝置沿剖面線B-B’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上視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100、100a:顯示裝置;
110:薄膜晶體管;
120、120a、120b:轉接墊;
121、121a、121b:第一部分;
122、122a、122b:第二部分;
123、123a、123b:第一側邊;
124、124a、124b:第二側邊;
130:像素電極;
140:基板;
150:第一絕緣層;
151、151a、151b:第一開口;
160:第二絕緣層;
161、161a、161b:第二開口;
170:緩沖層;
171:遮蔽層;
172、174:絕緣層;
173:介電層;
173a、173b、173c:開孔;
180:共用電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3055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