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平整液內鐵分濃度的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26228.1 | 申請日: | 2020-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768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何建鋒;潘勛平;顧希成;李宏;胡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鋼日鐵汽車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1/16 | 分類號: | G01N31/16;G01N21/7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信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楊丹莉;李丹 |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平整 液內鐵分 濃度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平整液內鐵分濃度的檢測方法,其包括步驟:(1)將質量為m平整液在攪拌狀態下加熱,并恒溫保持一段時間;(2)保持攪拌,使得平整液在室溫狀態下降溫,使得平整液保持在經過降溫的該溫度下,分別緩慢加入體積為n1無機酸和體積為n2氧化劑溶液;其中n1/m比值為0.3?2,n2/m比值為0.04?0.2;(3)在持續攪拌和保持溫度情況下,緩慢加入體積為n3磺基水楊酸溶液,保持一段時間,其中n3/m比值為0.02?0.35。(4)待上述處理的溶液冷卻到室溫后,緩慢加入堿性溶液,以將溶液的pH值調節到2.1?2.7,保持一段時間;(5)滴加濃度為C的滴定液,待溶液呈無色時,停止滴加,記錄下整個過程中加入的滴定液體積V;(6)基于公式CTFe=(55850×C×V)/m,獲得平整液的鐵分濃度CTFe。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檢測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鐵分濃度的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化鋼鐵生產企業通常會配備冷軋平整工序,所謂平整是在平整設備中在冷軋帶鋼再結晶退火后對冷軋帶鋼進行輕微減薄壓下的加工,使得再結晶退火后的材料屈服平臺消失,提升帶鋼的平直度,并獲得質量均勻的優質帶鋼。
通常現代冷軋生產在此過程中,大部分均會采用平整液進行輔助生產,所謂的平整液是將一種化學平整液物質和水配置成一定比例的液體噴射到平整機的帶鋼和軋輥上進行生產所用的化學物質。平整液一般在生產中總會起到多種作用,主要可以起到潤滑、清洗和防銹作用。
由于平整液所具有的優秀性能和多種功能,因此在現代鋼鐵企業生產線內,絕大部分的平整機組均使用平整液,而在現有的平整液機組中,平整液的使用方式均采用一次使用,也就是將一定量的平整原液和水混合后,噴射到帶鋼和軋輥上使用然后將平整液收集起來作為廢水進行處理,此種方式雖然能最大化的簡化生產工藝管理并保證生產過程的產品質量。但是在平整工序后會排放大量的化學廢水,因此鋼鐵企業均在研究循環平整液使用工藝。
循環平整液工藝就是在生產過程中將噴射使用后的平整液再次收集,經特殊的裝置處理后再次噴射到軋輥和帶鋼上使用。在此過程中,循環平整液的液體內逐漸會積累起大量的平整軋制鐵分,這些鐵分是隨著軋制過程輥縫內不斷產生的。需要說明的是,大量的鐵分積累會對后續的帶鋼加工和防銹等帶來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為了有效控制生產過程的質量,需要開發循環平整液的鐵分分析檢測技術。
需要說明的是,冷軋循環平整液的鐵分濃度檢測難題主要在于:傳統平整液一次使用的工藝過程無需對平整液內的鐵分做檢驗,因此一直缺乏成熟的分析方法,對于循環平整液內鐵分含量尚沒有成熟分析方法。同時,平整液內化學物質有特殊性,而平整過程軋輥鋼板的摩擦會產生大量的極細鐵分小顆粒,在平整液內呈現懸浮特性,增加了分析檢測的難度。
公開號為CN108889445A,公開日為2018年11月27日,名稱為“一種用于校平機上的平整液多級過濾裝置”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在線的生產過程中的平整液多級過濾裝置和技術,主要是采用過濾器,將校平機所用的平整液內鐵分和臟污過濾掉,實現平整液循環利用,但相應的發明內容中并沒有平整液內鐵分的檢測分析方法,且此種設備只能用于平整液的被動鐵分濃度控制,不能取樣分析平整液鐵分,因此也不能實現人工調整平整液鐵分濃度。
公開號為CN110196248A,公開日為2019年9月3日,名稱為“微鐵樣品中鐵含量的檢測方法”的中國專利文獻,提出一種微量鐵含量的檢測方法,其主要是用氫氟酸和高氯酸腐蝕樣品,將微量鐵溶解在酸液中,然后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儀定量準確分析鐵的濃度,此方法雖然可以有效分析測量鐵分濃度,但不具備在平整液內鐵分濃度檢測的實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鋼日鐵汽車板有限公司,未經寶鋼日鐵汽車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262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