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退熱的穴位貼敷膏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19088.5 | 申請日: | 2020-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290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曹芬;陳家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宣城華科宣木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K9/70;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退熱 穴位 膏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退熱的穴位貼敷膏藥,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提取制備得到:宣木瓜20?30份、羅漢果10?20份、馬齒莧15?25份、芡實18?22份、甘草10?20份、牛蒡根5?15份、白術5?15份、姜汁3?5份,并采用了相應的制備方法制備而成。本發明作為一種純中藥制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療效獨特,穿透和吸收能力極強,貼附于相應穴位后,具有退熱作用,對緩解風寒、咽紅腫、咳嗽、鼻塞、流鼻涕、噴嚏及咳痰等癥狀具有療效;且無局部及全身過敏現象,用藥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退熱的穴位貼敷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發熱是人體在發熱激活物的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定點上移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當體溫超過正常值的時候,就成為了發熱。發熱激活物作用于產內生致熱源的細胞,使其產生和釋放內生致熱源,由內生致熱源作用于下丘體溫調節中樞,在中樞發熱源的介導下,使體溫節點升高。人體發熱一般都是病毒或細菌感染后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模式的開啟,但高燒不退,反復高燒是目前臨床上比較棘手的問題。目前采用的退熱方法多為西藥和中成藥,但退熱作用不明顯,效果不佳,且會產生毒副作用。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退熱的穴位貼敷膏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方案: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退熱的穴位貼敷膏藥,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提取制備得到:宣木瓜20-30份、羅漢果10-20份、干姜10-30份、馬齒莧15-25份、芡實18-22份、甘草10-20份、牛蒡根5-15份、白術5-15份、姜汁3-5份。
所述用于退熱的穴位貼敷膏藥,它由如下最優重量份數的原料藥提取制備得到:宣木瓜25份、羅漢果15份、干姜20份、馬齒莧20份、芡實20份、甘草15份、牛蒡根10份、白術10份、姜汁4份。
所述用于退熱的穴位貼敷膏藥,包括無紡布背襯層、藥物層、聚乙烯薄膜覆蓋層。
所述用于退熱的穴位貼敷膏藥,所述藥物層,包括中藥材混合提取物,為所述原料經提取后添加輔料制成膏糊狀,依附在背襯層,并用聚乙烯薄膜覆蓋。
所述用于退熱的穴位貼敷膏藥,所述中藥材混合提取物,制備方法如下:取宣木瓜、羅漢果、干姜、馬齒莧、芡實、甘草、牛蒡根、白術分別粉碎后,合并,加水煎煮兩次,合并煎液,濃縮至65℃時相對密度為1.10-1.20,加入乙醇,攪拌,使含醇量按體積百分比計算達65-75%,靜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65℃時相對密度為1.20-1.30,回收乙醇得濃縮液,添加適量姜汁,調制成膏糊狀,制成貼劑。
所述用于退熱的穴位貼敷膏藥,制備方法步驟中,煎煮條件為:第一次加水量為藥材重量的6-8倍量,煎煮1-2h,第二次加水量為藥材重量的4-5倍量,煎煮1-2h。
有益效果:本發明作為一種純中藥制劑,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療效獨特,穿透和吸收能力極強,貼附于相應穴位后,具有退熱作用,對緩解風寒、咽紅腫、咳嗽、鼻塞、流鼻涕、噴嚏及咳痰等癥狀具有顯著療效;且無局部及全身過敏現象,用藥安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凡基于本發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宣城華科宣木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宣城華科宣木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1908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氫氧化鋁重溶系統
- 下一篇:一種便攜式生物保溫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