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模組的安放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16176.X | 申請日: | 2020-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92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徐中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夏遠新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B60R16/02;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新能源 汽車 電池 模組 安放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模組的安放機構,包括底殼,所述底殼的頂部通過翻轉機構活動安裝有上蓋,所述底殼頂部的前側固定安裝有鎖緊機構,底殼的兩側均設置有緩沖機構,底殼的頂部固定安裝有位于鎖緊機構后側的梳理機構。通過緩沖機構和梳理機構的設置,將緩沖以及梳理導線這兩個功能集中在一個裝置上不僅能夠對電池起到保護的作用,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對導線的梳理,還能夠避免導線纏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模組的安放機構。
背景技術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提倡新能源汽車是為了應付環保和石油危機需要,減少或放棄燃燒傳統的汽油或柴油驅動內燃機的現時主流車型。
在新能源汽車的組成結構中電池是最重要的,其是用于為汽車提供動力,驅動汽車行駛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傳統的新能源汽車是以模組的形式組合安裝在車輛上的,且用于固定電池模組的構件往往只是簡單的框架,其不具備任何的功能,例如:
一、無法對電池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車輛在行駛中,會產生左右的晃動,長時間的晃動致使框架松動,而電池模組也會出現晃動,進而就會使得電池模組與車輛發生碰撞,從而使得電池模組出現損壞,縮短電池模組的使用壽命。
二、而且框架的結構簡單,不具備對電池連接線進行梳理的作用,使得連接線散亂的分布在車內,甚至是纏繞在一起,雜亂無章,而且還容易出現電路短路,致使車輛無法正常行駛。
三、在現有技術中如文獻1(CN109291779A)、文獻2(CN109524584A)和文獻3(CN206992170U)均公開了緩沖結構,但是其只能起到單一的緩沖作用和保護電池模組;又如文獻4(CN208638088U)公開了導線盤(即梳理機構),能夠實現線路,避免纏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模組的安放機構,具備能夠對電池模組起到緩沖減震,能夠對電池連接線進行梳理的優點,解決了無法對電池起到緩沖減震的作用,車輛在行駛中,會產生左右的晃動,長時間的晃動致使框架松動,而電池模組也會出現晃動,進而就會使得電池模組與車輛發生碰撞,從而使得電池模組出現損壞,縮短電池模組的使用壽命,而且框架的結構簡單,不具備對電池連接線進行梳理的作用,使得連接線散亂的分布在車內,甚至是纏繞在一起,雜亂無章,而且還容易出現電路短路,致使車輛無法正常行駛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電池模組的安放機構,包括底殼,所述底殼的頂部通過翻轉機構活動安裝有上蓋,所述底殼頂部的前側固定安裝有鎖緊機構,所述底殼的兩側均設置有緩沖機構,所述底殼的頂部固定安裝有位于鎖緊機構后側的梳理機構,所述底殼的頂部開設有八個放置槽,所述底殼頂部的中心處開設有與放置槽相連通的導線槽,所述緩沖機構包括焊接在底殼頂部前側和后側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兩側均活動安裝有滑動桿,所述底殼的兩側均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的一側與滑動桿固定連接,兩個擋板相對的一側均焊接有彈簧二,所述彈簧二遠離擋板的一側焊接在底殼上,所述梳理機構包括焊接在底殼上的兩個安裝塊,兩個安裝塊之間焊接有橫桿,所述橫桿的表面活動安裝有滑動塊,所述滑動塊的頂部焊接有夾持塊,所述滑動塊的前側貫穿設置有鎖緊螺絲,所述橫桿的前側開設有與鎖緊螺絲相適配的螺絲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夏遠新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云南夏遠新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161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