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孔顆粒脫氟磷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15250.6 | 申請日: | 2020-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896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0 |
| 發明(設計)人: | 孟繁榮;蓋國勝;于曉明;何振全;蓋東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淄博清大粉體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40;C05G3/80;C05G5/12 |
| 代理公司: | 淄博匯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李時云 |
| 地址: | 255000 山東省淄***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孔 顆粒 磷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種多孔顆粒脫氟磷肥,其原料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成分:磷礦粉60?80份,煤粉2?15份,白云石和/或氧化鎂2?14份,氧化硅原料5?12份,硼鎂礦精礦4?18份,粘結劑1?10份,發孔材料4?16份。制備方法如下:(1)將除粘結劑與木粉之外的原料按照比例混合,顆粒粒度研磨到D90小于12微米;(2)將粘結劑與木粉按比例加入到球磨機中,低速球磨使材料充分混合。使用造粒機造粒,烘干;(3)將烘干后的顆粒加入到爐中,加熱到740℃?980℃,將高溫水蒸氣通入到爐中,保溫反應0.5?1.5h,將高溫顆粒倒入水中快速冷卻,產生的高溫水蒸氣重新通入爐。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簡單,反應溫度低,節能降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磷肥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孔顆粒脫氟磷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磷礦非酸法脫氟制備磷肥是指磷礦與各種不同配料混合成為爐料,在有水蒸氣存在和1300℃左右高溫下,將磷礦中大部分氟脫除,生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肥。因爐料采用燒結或熔融進行脫氟方法的不同,所得產品而有燒結脫氟磷肥和熔融脫氟磷肥之分。目前無論燒結法或熔融法,均存在溫度過高的問題,降低了生產效率,增加了能耗。
中國專利CN201110083667.9中提供一種磷酸三鈣的脫氟方法,配方為:精磷礦粉62.5%、二氧化硅6.25%、碳酸鈣石粉12.5%、硫酸鈉6.25%、磷酸二銨12.5%,生產方式是:1)將上述物料放入攪拌機內攪拌均勻;2)按總重量的30-40%加入粘結劑(濕法磷酸與氨水或使用磷酸二銨)攪拌均勻;3)將攪拌后的物料放入造球機造成球粒;4)將造好的球粒送入回轉窯煅燒至半熔融狀態進行脫氟,煅燒溫度為1350℃;5)將煅燒脫氟后的物料在1250~1300℃時采用冷水驟冷;6)驟冷后的物料降至常溫后,經粉碎機粉碎后即為成品。脫氟后含氟量可控制在0.05~0.08%以內。該專利存在如下缺點:提供的燒結法,煅燒溫度為1350℃,與傳統的脫氟的方式采用的1400℃沒有明顯的改進,煅燒溫度較高,設備建設成本高、能耗大,生產成本高;方法中每生產1噸脫氟產品,需要加入磷酸二銨(或磷酸與氨水混合物)125公斤,耗費的化學合成物較高,增加了成本與磷酸生產中帶來的廢棄物問題,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成本。此方法中造粒尺寸為3-5mm,雖然顆粒尺寸較小,但仍然存在著水蒸氣無法與顆粒內部物質充分接觸,使生成的氟化物不能夠順利排出,降低了脫氟反應的效率,延長高溫煅燒的時間,降低了產出效率,增加了能耗。
中國專利CN200510003010.1中提供了一種利用含鉀巖、磷礦石、助溶劑和焦炭制備鈣鎂磷肥的方法。助溶劑采用氧化鎂與氧化鈣。將幾種材料按順序投入到爐內,將材料加熱到1400℃以上,經3到4個小時后,熔料從高爐料口流出,經水淬后磨碎到100目左右制得。該專利提供的方法的反應狀態為熔融態,材料要加熱到1400℃,煅燒的溫度高,設備建設成本高、能耗大,生產成本高。此方法中采用熔融態反應,水蒸氣無法與材料充分接觸,氟化物不能夠順利排出,降低了脫氟反應的效率,延長高溫煅燒的時間,降低了產出效率,增加了能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多孔顆粒脫氟磷肥及其制備方法,該方法使得各原料能夠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化學反應,有利于降低反應溫度與反應時間,節約能耗。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多孔顆粒脫氟磷肥,其原料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成分:
磷礦粉60-80份,煤粉2-15份,白云石和/或氧化鎂2-14份,氧化硅原料5-12份,硼鎂礦精礦4-18份,粘結劑1-10份,發孔材料4-16份。
其中所述磷礦石的品位在15%-35%,磷礦石的品位是指磷礦石中P2O5的含量,品位低于15%可以用本發明方法,但經濟效益不好;高于35%的磷礦對礦源和選礦要求都很高,經濟效益也會降低。
所述的氧化鎂為輕質氧化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淄博清大粉體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未經淄博清大粉體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1525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真空管道用的消音裝置
- 下一篇:一種交叉編織結構濕巾及其加工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