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輸出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可讀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13374.0 | 申請日: | 2020-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01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榆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38 | 分類號: | G06F13/38;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濟南信達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李世喆 |
| 地址: | 62105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 輸出 方法 裝置 計算機 可讀 介質 | ||
本發明提供了數據輸出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可讀介質,數據輸出方法包括:接收外部發來的第一串行輸據;周期性地將所述第一串行輸據發送給所述擴展芯片;在所述擴展芯片將所述第一串行輸據轉換為第一并行數據之后,控制所述擴展芯片將所述第一并行數據輸出。本發明的方案能夠在克服靜電干擾的情況下輸出數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數據輸出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可讀介質。
背景技術
針對于一些負載較大的家電設備,需要IO口較多的MCU芯片作為主控制器,家電領域中使用的MCU引腳數量通常為64個,為了滿足控制負載較大的情況,就需要擴展引腳數量。
目前,擴展引腳數量的方法是使用外接的芯片,將串行的數據轉換為并行的數據輸出,從而達到擴展引腳的目的。然而,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數據輸出,串行數據有可能被靜電干擾,導致轉換出的并行數據輸出的是亂碼,從而影響家電設備的使用,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克服靜電干擾的數據輸出方式。
申請號CN209823397U的方案提供了一種輸入電壓保護電路,包括保護器主體,所述保護器主體的外部固定安裝有保護殼,所述保護器主體的前端外表面上端位置設置有電源輸入端子,所述保護器主體的前端外表面下端位置設置有電源輸出端子,所述保護器主體的前端外表面中間位置設置有顯示屏與指示燈,所述顯示屏位于指示燈的下方,所述電源輸入端子與電源輸出端子的數量均為兩組。通過設置有一系列的結構使本裝置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對電路運行時產生的熱量進行快速散熱工作,比傳統僅靠散熱口來散熱的效果要好得多,保證了保護器的使用壽命,并能夠保證保護電路的工作濕度處于正常狀態,可以避免因濕度過高而引起的短路現象。該發明僅可以避免因濕度過高而引起的短路現象,不能克服靜電干擾。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數據輸出方法、裝置及計算機可讀介質,能夠在克服靜電干擾的情況下輸出數據。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數據輸出方法,應用于單片機,所述單片機上連接有擴展芯片;
接收外部發來的第一串行輸據;
周期性地將所述第一串行輸據發送給所述擴展芯片;
在所述擴展芯片將所述第一串行輸據轉換為第一并行數據之后,控制所述擴展芯片將所述第一并行數據輸出。
優選地,
所述周期性地將所述第一串行輸據發送給所述擴展芯片,包括:
在接收到外部發來的所述第一串行輸據時,保存所述第一串行輸據并開始累加時間,每當累加到預設的時間閾值時,將已保存的所述第一串行輸據發送給所述擴展芯片,清空已累加的所述時間閾值重新開始累加時間。
優選地,
所述將所述第一串行輸據發送給所述擴展芯片,包括:
確認所述第一串行輸據的位數,根據所述位數給所述擴展芯片對應數量的移動脈沖,以使所述第一串行數據中的每一位串行數據依次進入所述擴展芯片。
優選地,
當接收到外部發來的第二串行輸據時,刪除已保存的所述第一串行輸據;
優選地,
所述控制所述擴展芯片將所述第一并行數據輸出,包括:
向所述擴展芯片的輸出寄存器發送一個輸出脈沖,以使所述擴展芯片的輸出寄存器在接收到所述輸出脈沖時將所述第一并行數據輸出。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數據輸出裝置,包括:接收模塊、發送模塊和控制模塊;
所述接收模塊,用于接收外部發來的第一串行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133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供電保護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地址碼分配方法、主機及從機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