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富油煤油氣聯產技術的化工集成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11205.3 | 申請日: | 2020-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261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閆琦;傅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聯烴能源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1/00 | 分類號: | C10G1/00;C10G69/00;C10B57/04;C10B53/02;C10B53/04;C10B53/06;B01J19/00;C07C68/04;C07C69/96;C01B3/22;C01B3/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眾和至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強宏超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煤油 聯產 技術 化工 集成 系統 | ||
1.一種基于富油煤油氣聯產技術的化工集成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富油煤轉化系統I、油基化工系統II、C1化工系統III;
所述的富油煤轉化系統I包括活性焦轉化爐(10)、富油煤熱裂解反應爐(20)、氣固分流器(30)、冷卻緩沖料斗(40)、粉料儲倉(50)、給料器(60)、活性焦轉化爐細渣冷卻緩沖器(70)和油-氣高效分離裝置(80);通過富油煤轉化系統I將富油煤轉化為焦油、重油及富氫合成氣;
所述的油基化工系統II包括進料預處理裝置(300)、全餾分加氫裂化裝置(400)、餾分油加氫提質裝置(500)、輕餾分轉化裝置(600)、輕烴轉化裝置(610)、中餾分轉化裝置(650)和重油-輕烴耦合制氫單元(800);在油基化工系統II中以全餾分加氫裂化裝置(400)所產生的重油、輕烴及餾分油提質裝置(500)、輕餾分轉化裝置(600)、輕烴轉化裝置(610)所產生的輕烴為原料在重油-輕烴耦合制氫單元(800)制取粗氫;
所述的輕餾分轉化裝置(600)、輕烴轉化裝置(610)輸出的產品一(620)為C2~C4低碳烯烴;
所述的中餾分轉化裝置(650)輸出的產品二(630)為以BTX為主要組成的混合芳烴;
所述的重油-輕烴耦合制氫單元(800)的重油制氫裝置(810)及輕烴制氫裝置(820)產生并匯合后的粗氫物流(850)進入氫氣提純裝置(830)凈化提純至純度≥95%后方作為富油煤轉化系統I、油基化工系統II的合成原料;
所述的C1化工系統III包括粗原料氣預處理單元(700)、氫碳平衡轉化單元(710)、原料氣提純單元(720)、C1化學合成單元(730)、CO2分離提純單元(740)和DMC合成單元(750);在C1化工系統III中對富油煤轉化系統I產生的粗原料氣進行深度轉化加工獲得DMC產品,其中所用氫氣來自油基化工系統II。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富油煤油氣聯產技術的化工集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油煤轉化系統I中,富油煤熱裂解反應爐底部物料入口(21)通過閥組及襯里管道與活性焦轉化爐高溫氣-固混合流體出口(11)相連接,富油煤熱裂解反應爐底部出口(24)通過閥組及襯里管道與細渣冷卻緩沖器入口(71)相連接,細渣冷卻緩沖器底部出口(72)通過閥組及襯里管道與細渣顯熱回收系統(108)相連接;
富油煤熱裂解反應爐頂部出口一(22)通過閥組及襯里管道與油-氣高效分離裝置(80)的入口相連接,富油煤熱裂解反應爐頂部出口二(23)通過襯里管道與氣固分流器入口(31)相連接,氣固分流器(30)底部出口通過襯里管道與冷卻緩沖料斗(40)入口相連接,氣固分流器(30)氣相出口輸出的粗原料氣物流(701)送入油基化工系統II;冷卻緩沖料斗(40)底部出口通過閥組及襯里管道與粉料儲倉(50)入口相連接,粉料儲倉(50)底部出口通過閥組及襯里管道與給料器(60)相連接,給料器(60)出口與活性焦轉化爐活性焦入口噴嘴(12)相連接,活性焦轉化爐(10)底部出口通過閥組及襯里管道與粗渣顯熱回收系統(107)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富油煤油氣聯產技術的化工集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基化工系統II中,進料預處理裝置(300)與全餾分加氫裂化裝置(400)的入口相連接,全餾分加氫裂化裝置(400)的液相出口與餾分油加氫提質裝置(500)的入口相連接,餾分油加氫提質裝置(500)的輕餾分出口與輕餾分轉化裝置(600)入口相連接,餾分油加氫提質裝置(500)的中餾分出口與中餾分轉化裝置(650)入口相連接,全餾分加氫裂化裝置(400)頂部的輕烴出口、餾分油加氫提質裝置(500)頂部的輕烴出口、輕餾分轉化裝置(600)頂部的輕烴出口通過管道匯合后分為兩個支路:支路1與輕烴轉化裝置(610)的入口相連接,支路2與輕烴制氫裝置(820)的入口相連接,全餾分加氫裂化裝置(400)底部的重油出口與重油制氫裝置(810)入口相連接,重油制氫裝置(810)頂部粗氫出口與輕烴制氫裝置(820)頂部的出口匯合后與氫氣提純裝置(830)入口相連接,重油-輕烴耦合制氫單元(800)輸出的提純氫氣物流分為兩個支路,其中,第二提純氫氣物流(870)與全餾分加氫裂化裝置(400)的入口、餾分油加氫提質裝置(500)的入口相連接,第一提純氫氣物流(860)與C1化工系統III的原料氣提純單元(720)的入口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聯烴能源科技研究有限公司,未經杭州聯烴能源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1120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