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氣管道消音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10246.0 | 申請日: | 2020-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62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1 |
| 發明(設計)人: | 易元利;李龍偉;曹國鑫;黃少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納風凈化技術有限公司;浙江玉環納風凈化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3/02 | 分類號: | F24F13/02;F24F13/24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訊聯廣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483 | 代理人: | 吳輝輝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氣 管道 消音 方法 | ||
一種空氣管道消音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空氣管道的出口安裝有多個出風口,并在出風口上設有調節出風量的風口罩,通過風口罩便于對出風口的出風量大小進行調節;(2)調節出風口的出風量,減小其中一個出風口的出風量,使得流動氣體在經過出風量較小的出風口時產生擾流,從而降低其他出風口上排出氣流的風噪;(3)在空氣管道上安裝消音管,消音管安裝在出風口的前端,空氣管道中存在較多的彎折部位,氣流在經過彎折部位后容易發生震動,產生風噪,當存在風噪的氣流經過消音管后,消音管吸收氣流中大部分的風噪,從而防止風噪通過出風口排出,達到消音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消音方法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氣管道消音方法。
背景技術
新風系統是由送風系統和排風系統組成的一套獨立空氣處理系統,它分為管道式新風系統和無管道新風系統兩種,管道式新風系統由新風機和管道配件組成,通過新風機凈化室外空氣導入室內,通過管道將室內空氣排出;無管道新風系統由新風機組成,同樣由新風機凈化室外空氣導入室內;管道式新風系統由于工程量大更適合工業、大面積辦公區或者教室使用,而新風系統在辦公區域或者教室使用時,需要盡可能減小噪音,防止新風系統工作時產生的噪音對室內人員的工作、學習造成影響。
目前,市面上的新風系統大多采用單個出風口,容易在出風口的位置形成風噪,并且在新風管道的外側包覆隔音棉,來降低新風管道產生的噪音,但是隔音棉需要經常更換以保證隔音效果,造成吸風系統投入成本較大的問題,并且隔音棉包覆在管道外,容易使得管道的占地面更大,減小室內空間。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空氣管道消音方法,通過改變空氣管道的結構來降低空氣管道出風口以及空氣管道內的風噪,從而減小新風系統送風時對室內工作人員、學生造成影響,并且使得通過管道的結構更為合理,可以更有效的對風管內風噪進行消減。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空氣管道消音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空氣管道的出口安裝有多個出風口;
(2)調節出風口的出風量,減小其中一個出風口的出風量;
(3)在空氣管道上安裝消音管,消音管安裝在出風口的前端;
(4)在空氣管道的末端蓋設管路端蓋。
進一步的,步驟(2)中減小出風量的出風口,為距離空氣管進風口最近的出風口。
進一步的,步驟(2)中將距離進風口最近的出風口關閉。
進一步的,所述出風口為三通結構,以便于在出風量較小的出風口形成擾流,以防止氣流在其他出風口處產生風噪。
進一步的,步驟(3)中所述的消音管內設有消音柱,消音柱可以吸收空氣管道拐角處的空氣震動,以降低風速、吸收經過消音管氣流的風噪。
進一步的,消音管的直徑大于空氣管道的直徑,以使消音柱的端部與消音柱內壁處于同一平面上。
進一步的,消音管與最接近的出風口之間的間距為0-50cm,相鄰出風口之間的間距為0-10cm,離管路端蓋最近的出風口與管路端蓋之間的間距為8-9c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空氣管道中存在較多的彎折部位,氣流在經過彎折部位后容易發生震動,產生風噪,當存在風噪的氣流經過消音管后,消音管吸收氣流中大部分的風噪,從而防止風噪通過出風口排出,達到消音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消音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出風口的剖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納風凈化技術有限公司;浙江玉環納風凈化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納風凈化技術有限公司;浙江玉環納風凈化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102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甜瓜糖度測量取樣器
- 下一篇:一種碳纖維材料高效拉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