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式藍光危害測試系統及其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05512.0 | 申請日: | 2020-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356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秋;程敏;楊遠禮;尹海霞;翁良漢;郝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認尚動(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1/02 | 分類號: | G01M11/02;G01J3/28;G01J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楊軍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危害 測試 系統 及其 檢測 方法 | ||
1.一種便攜式藍光危害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便攜式亮度計(1)、便攜式光譜輻射度計(2)、計算機處理系統(3)、數據線(4)、三腳架(5),所述便攜式亮度計(1)、便攜式光譜輻射度計(2)固定在三腳架(5)上,所述便攜式亮度計(1)用于測試被測發光面的亮度,所述便攜式光譜輻射度計(2)用于測試被測發光面的光譜,所述便攜式亮度計(1)、便攜式光譜輻射度計(2)上均設置有數據輸出接口,并通過數據輸出接口分別連接有數據線(4),所述數據線(4)另一端連接計算機處理系統(3),所述便攜式亮度計(1)、便攜式光譜輻射度計(2)將測試得到的亮度數據、光譜數據通過數據線(4)傳輸至計算機處理系統(3),所述計算機處理系統(3)包括計算機,所述計算機處理系統(3)用于接收、存儲及分析處理接收到的亮度、光譜數據,并計算得出相應藍光測試結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藍光危害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亮度計(1)、便攜式光譜輻射度計(2)均通過無線方式連接計算機處理系統(3)。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藍光危害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亮度計(1)的視場角為可調式,所述視場角至少包含0.1rad、0.011rad、0.0017rad三個擋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藍光危害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光譜輻射度計(2)的光譜范圍為300nm~780nm,且光譜測試間隔小于等于5nm。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藍光危害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攜式光譜輻射度計(2)還用于測試被測發光面的照度、主波長、色坐標、相關色溫、顯色指數中的一種或多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藍光危害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測發光面為具備發光功能的發光體,所述發光體包含但不限于燈具、光源、顯示器、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
7.一種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便攜式藍光危害測試系統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先調整好三腳架(5)的位置,然后將便攜式亮度計(1)安裝在三腳架(5)上,測試出被測發光設備的亮度,并將測試數據傳輸到計算機處理系統(3);
2)再重新調整好三腳架(5)的位置,然后將便攜式光譜輻射度計(2)安裝在三腳架(5)上,測試出被測發光設備的光譜分布,并將測試數據傳輸到計算機處理系統(3);
3)將上述測試得到的亮度和光譜數據通過藍光危害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可得出藍光危害計算結果,所述藍光危害計算公式為:
式中,LB為藍光加權輻亮度;dΦ(λ)為光束元在給定方向立體角的輻射功率;L為被測發光面的亮度;B(λ)為藍光危害加權函數;Δλ為波長帶寬;Lv為亮度;dΦv是經過給定點的光束元在包含給定方向的立體角dΩ內傳播的光通量;dA是包含給定點的光束的截面面積;θ是截面法線與輻射束方向之間的夾角;v(λ)為視見函數;Km是光譜光效能的最大值,為683lm/W。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認尚動(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認尚動(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0551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