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紫外功能性棉織物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2010804562.7 | 申請日: | 2020-08-12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454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0 |
發明(設計)人: | 毛慶輝;鄭琳娟;張毓;張莉;郁佳;梁志結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大學 |
主分類號: | D06M15/37 | 分類號: | D06M15/37;C08G83/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26019***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紫外 功能 棉織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復合功能棉織物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紫外功能性棉織物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包括:S1.將有機配體加入金屬鹽溶液中,20~50℃下攪拌至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溶液,所述有機配體為吡啶類化合物或其衍生物;S2.室溫條件下,將鎢酸鹽溶液緩慢倒入所述混合溶液中,調節pH為2.5~8.5,30~70℃下攪拌4~10h,得整理液;S3.將經過預處理的棉織物在所述整理液中浸軋,然后依次預烘、烘焙、水洗、晾干,得抗紫外功能性棉織物。本發明制備方法得到的抗紫外功能性棉織物與現有技術相比,抗紫外性能大幅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復合功能棉織物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紫外功能性棉織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氯烷類物質過度使用以及日益嚴重的工業大氣污染,地球的保護圈——大氣臭氧層越來越薄,地球表面的太陽紫外線輻射量明顯增加,直接危害著人類的健康。紡織品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對其進行抗紫外線功能性整理成為研究熱點。棉織物因性能優良成為使用最廣的服裝面料,但在紫外線波長280~400nm范圍內,它的紫外線輻射透過率較高,導致其抗紫外性能很差,因此對棉織物進行抗紫外整理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常用的有機類紫外線吸收劑,耐久性較差,且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毒性或刺激性;而常用的無機類紫外屏蔽劑容易出現團聚、難以分散、效果不持久等弊端。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抗紫外功能性棉織物及其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棉織物負載多酸基金屬有機框架,能有效吸收或反射空氣中紫外線。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紫外功能性棉織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有機配體加入金屬鹽溶液中,20~50℃下攪拌至澄清透明,得到混合溶液,所述有機配體為吡啶類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S2.室溫條件下,將鎢酸鹽溶液緩慢倒入所述混合溶液中,調節pH為2.5~8.5,30~70℃下攪拌4~10h,得整理液;
S3.將經過預處理的棉織物在所述整理液中浸軋,然后依次預烘、烘焙、水洗、晾干,得抗紫外功能性棉織物。
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使用的金屬鹽溶液為硝酸鋅溶液或三氯化銦溶液。
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使用的金屬鹽溶液的濃度為0.004~0.030g/ml。
優選的,所述鎢酸鹽溶液為鎢酸鈉溶液或鎢酸鉀溶液。
優選的,所述有機配體、所述金屬鹽溶液和所述鎢酸鹽溶液的用量比為:(0.2~1.0)g:(10~50)ml:(10~50)ml。
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使用的鎢酸鹽溶液的濃度為0.02~0.1g/ml。
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中對棉織物的預處理具體為:將棉織物用乙醚除去表面的油脂和蠟質,水洗后晾干。
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的步驟S3中:浸軋為二浸二軋,每次浸漬時間為25~35min。
優選的,上述制備方法的步驟S3中:步驟S3中:所述預烘溫度為30~60℃,所述預烘時間為2h;所述焙烘溫度為100~120℃,所述焙烘時間為2h。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上述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抗紫外功能性棉織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鎢酸鹽、金屬鹽和有機配體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反應制備整理液,然后將棉織物使用該整理液依次進行浸軋、預烘和焙烘處理,使多酸基金屬有機框架(POMOFs)均勻負載在棉織物表面,POMOFs材料具有結構可控可調、化學性能穩定、無毒等優點,且具有很好的紫外線屏蔽能力。實驗證明,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得到的棉織物的抗紫外效果大幅提升。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大學,未經南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0456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