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門限位器和將門保持在期望的打開位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04523.7 | 申請日: | 2020-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923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R·格魯伯;D·E·卡斯韋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C17/12 | 分類號: | E05C17/12 |
| 代理公司: | 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白皎 |
| 地址: | 加拿大***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門限 將門 保持 期望 打開 位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門限位器和一種將門保持在期望的打開位置的方法。該門限位器包括殼體,該殼體具有基座,相對的第一凸緣和第二凸緣從該基座延伸。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相互間隔開,并與第一凸緣和第二凸緣互連。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被構造成響應于載荷而偏轉。限位臂延伸穿過基座,并布置在第一導銷與第二導銷之間。限位臂被構造為相對于殼體移動,并且包括對應于可變門保持力的輪廓。支承構件布置在限位臂的一側,并且支承構件與輪廓共同作用,并且被支撐在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上,并且被構造成響應于限位臂相對于支承構件的移動而在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上滑動。支承構件將載荷從限位臂轉移到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
相關應用的交叉引用
本公開是2017年5月4日提交的美國申請第15/524,407號的部分繼續申請,美國申請第15/524,407號是2015年11月6日提交的PCT申請第PCT/US2015/059495號的美國國家階段申請,其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到本文中。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輛車門的門限位器。
背景技術
門限位器通常用于機動車輛中,以將門保持在幾個分離的打開位置之一。門限位器殼體安裝在門腔內,限位臂延伸穿過殼體并在一端附連到車輛立柱。限位臂包括具有凹槽的輪廓,該凹槽具有可變的高度和對應于分離打開位置的幾個間隔開的凹穴。一對彈簧加載球布置在殼體內,并與限位臂的相對側合作,以在限位臂上提供期望的橫向和縱向保持力。
在一種現有技術的布置中,殼體由兩個沖壓的金屬板殼體部分提供,這兩個金屬板殼體部分彼此固定以提供封閉球和彈簧的六邊箱形結構。這種構造已被廣泛使用,并提供了堅固的門限位器設計,但相對較重。
發明內容
在一個示例性實施例中,門限位器包括殼體,該殼體具有基座,相對的第一凸緣和第二凸緣從該基座延伸。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相互間隔開,并與第一凸緣和第二凸緣互連。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被構造成響應于載荷而偏轉。限位臂延伸穿過基座,并布置在第一導銷與第二導銷之間。限位臂被構造為相對于殼體移動,并且包括對應于可變門保持力的輪廓。支承構件布置在限位臂的一側,并且支承構件與輪廓共同作用,并且被支撐在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上,并且被構造成響應于限位臂相對于支承構件的移動而在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上滑動。支承構件將載荷從限位臂轉移到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
在上述的另一實施例中,支承構件的一部分基于限位臂相對于殼體的滑動位置選擇性地接合限位臂。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另一實施例中,可變門保持力是第一可變門保持力。由橫向側部提供的各部分限定了沿限位臂長度變化的寬度。基于沿長度的位置,第二可變門保持力被提供在支承構件與橫向側部之間。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另一實施例中,支承構件包括支承箱,該支承箱具有分別接納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延伸到鄰近橫向側部的區域。在限位臂處于對應于第一位置的位置的情況下,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與橫向側部間隔開。在限位臂處于對應于第二位置的位置的情況下,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接合橫向側部,并使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偏轉以產生載荷。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另一實施例中,在限位臂處于不同于第二位置的另一位置的情況下,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接合第一橫向側部和第二橫向側部,并使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偏轉。限位臂在第二位置使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偏轉,使得載荷是在第二位置的第一載荷。限位臂在另一位置使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偏轉,使得載荷是不同于第一載荷的在另一位置的第二載荷。
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中的每一個分別沿著它們的長度包括細長的第一狹槽和細長的第二狹槽。第一狹槽和第二狹槽分別接納第一導銷和第二導銷。第一狹槽和第二狹槽具有弓形橫截面,并且在一側敞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0452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