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00802.6 | 申請日: | 2020-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97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愛強;趙志偉;王飛;易為;江凌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鉆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C5/02 | 分類號: | B23C5/02;B23C5/20;B23C5/22;B23C5/28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戴玲 |
| 地址: | 412007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切削 刀片 刀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切削刀片包括刀片本體,刀片本體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多個側面,刀片本體設有至少一組切削單元,切削單元位于任一相鄰的兩個側面之間,上表面與所述相鄰的兩個側面相交形成主切削刃,主切削刃構成切削單元,刀片本體對應切削單元的位置設有疏液導向面和親液槽,疏液導向面設于切削單元與親液槽之間,疏液導向面為可減小表面摩擦力的表面織構。切削刀具包括刀體和上述的切削刀片,刀體沿周向設有多個刀槽,每個刀槽內安裝一個切削刀片,刀槽的冷卻孔朝向刀片的親液槽,本發明的疏液導向面為可減小表面摩擦力的表面織構,顯著減小刀具的摩擦阻力,提升磨削液的潤滑效果,減小刀具磨損,提升切削單元刃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金屬切削加工,尤其涉及一種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背景技術
雙面槽刀片結構簡單為負刀片結構,采用槽型大面和側平面與刀具定位面相接觸定位方式,其上下面均布置切削刃,側平面垂直于上下槽型定位面。該結構使其模具制造方便、成型精度高,大定位面可獲得良好的剛性,定位穩定,廣泛應用于高速旋轉銑削加工及非旋轉切削加工中,較常規單面正角銑削刀片,多一面的切削刀尖及刃口可利用。
在金屬材料切削加工過程中,如何減少刀具材料磨損、降低切削摩擦力阻礙、提高刀具耐磨性和使用壽命是研究熱點。近些年,涂層的應用備可有效的起到減磨耐磨的作用,提高刀具使用壽命。切削過程中的冷卻潤滑液的作用方式為典型的邊界潤滑,是一種高溫、高壓的工作狀態。目前,數控刀具制造領域,刀片的后處理工藝中減小刀片摩擦阻力的后處理多采用拋光,減少刀片磨損的工藝采用涂層。現有拋光工藝易造成微觀形貌的改變,導致刀片轉位刃口幾何差異,影響其壽命穩定性,涂層可有效減緩刀片磨損,但現有PVC、CVD工藝會造成內部呈現拉應力狀態,造成殘余應力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顯著減小刀具的摩擦阻力,提升磨削液的潤滑效果,減小刀具磨損,提升切削單元刃部壽命,提高耐磨性的切削刀片及切削刀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切削刀片,包括刀片本體,所述刀片本體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設于上表面與下表面之間的多個側面,所述刀片本體設有至少一組切削單元,所述切削單元位于任一相鄰的兩個側面之間,所述上表面與所述相鄰的兩個側面相交形成主切削刃,所述主切削刃構成所述切削單元,所述刀片本體對應切削單元的位置設有疏液導向面和親液槽,所述親液槽設于上表面內,所述疏液導向面設于切削單元與親液槽之間,所述疏液導向面為可減小表面摩擦力的表面織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表面織構為凹凸不平的溝槽織構,所述溝槽織構的方向為親液槽指向切削單元,且溝槽織構為微納尺寸。
所述親液槽的底面為斜面,且底面靠近疏液導向面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所述疏液導向面的寬度不大于親液槽的寬度。
與切削單元對應的相鄰的兩個側面之間設有第一直側面,所述第一直側面與其兩側的側面之間通過第一過渡弧側面光順連接,所述上表面與第一直側面交形成第一切削直刃,上表面與第一過渡弧側面相交形成第一過渡切削刃,所述第一切削直刃、兩個第一過渡切削刃與兩個主切削刃構成一組切削單元。
所述疏液導向面連接第一切削直刃與親液槽。
所述上表面包括上定位面和上前刀面,所述上前刀面位于切削單元與上定位面之間,所述上前刀面高于上定位面,所述上前刀面與上定位面光順銜接,所述親液槽位于上定位面內,所述上前刀面在第一切削直刃與上定位面之間形成斷屑曲面,所述疏液導向面位于斷屑曲面內。
所述上表面與下表面為對稱結構;所述刀片本體設有中心安裝孔,所述中心安裝孔貫穿上表面與下表面,所述中心安裝孔從中間至上表面和下表面直徑逐漸增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鉆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株洲鉆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0080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3D打印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雷達備件優化方法、系統、介質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