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循環冷卻水環保節能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9268.1 | 申請日: | 2020-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285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馮志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創思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16/00 | 分類號: | F25D16/00;F25D29/00;C02F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文雅 |
| 地址: | 101149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冷卻水 環保 節能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循環冷卻水環保節能系統,涉及節能環保設備技術領域,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工業生產冷卻水大部分直接排放,水資源、熱能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的問題,該裝置包括第一、第二、第三換熱系統和熱交換設備,第一換熱系統包括交換水箱,與產熱設備連通設置;交換水箱與熱交換設備通過第一管路和第一循環管路連通;地下熱源換熱管,一端與第一管路連通,另一端與第一循環管路連通;第二換熱系統包括儲能蓄水池,與熱交換設備分別通過第二管路和第二循環管路連通,第二循環管路設置為水下循環管道,水下循環管道設置在觀賞魚塘的底部;第三換熱系統包括制冷機,與熱交換設備連通設置,本發明用于將冷卻水循環利用、節能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節能環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循環冷卻水環保節能系統。
背景技術
在許多工業部門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熱,需及時用傳熱介質將其轉移到自然環境中,以保證生產過程正常運行。
由于天然水具有優良的熱傳遞性能且費用低廉,資源豐富而被用作工業廢熱的傳熱介質,在工業生產中稱為冷卻水,工業冷卻水在各國都是工業水最大用戶。
本申請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1.工業生產冷卻水大部分直接排放,導致水資源、熱能沒有得到有效地利用,造成資源浪費;
2.由于工業生產冷卻水的水質問題造成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循環冷卻水環保節能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工業生產冷卻水大部分直接排放,導致水資源、熱能沒有得到有效地利用,造成資源浪費;以及由于工業生產冷卻水的水質問題造成環境污染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諸多技術方案中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能產生的諸多技術效果詳見下文闡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循環冷卻水環保節能系統,包括第一換熱系統、第二換熱系統、第三換熱系統和與所述第一換熱系統、所述第二換熱系統、所述第三換熱系統均連通的熱交換設備,其中:
所述第一換熱系統包括交換水箱和地下熱源換熱管,其中,所述交換水箱與產熱設備連通設置;所述交換水箱與所述熱交換設備分別通過第一管路和第一循環管路連通,所述地下熱源換熱管的一端設置為與所述第一管路連通;所述地下熱源換熱管的另一端設置為與所述第一循環管路連通;
所述第二換熱系統包括儲能蓄水池,所述儲能蓄水池與所述熱交換設備分別通過第二管路和第二循環管路連通,所述第二循環管路設置為水下循環管道,所述水下循環管道設置在觀賞魚塘的底部;
所述第三換熱系統包括制冷機,所述制冷機與所述熱交換設備分別通過第三管路和第三循環管路連通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換熱系統還包括第四管路和第四循環管路,其中:
所述產熱設備的出口與所述交換水箱的入口通過所述第四管路連通設置;
所述交換水箱的循環出口與所述產熱設備的循環入口通過所述第四循環管路連通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四循環管路上設有第四水泵和過濾器,其中:
所述過濾器采用P級精密過濾器,過濾精度為1um-5um。
優選地,所述第一換熱系統還包括第五管路和第五循環管路,其中:
所述地下熱源換熱管的一端通過所述第五管路與所述第一管路連通設置;
所述地下熱源換熱管的另一端通過所述第五循環管路與所述第一循環管路連通設置,并且所述第五管路上設有第五閥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創思工貿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創思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92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
- 下一篇:用于局放檢測裝置的供電系統及其供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