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葉綠素創可噴抑菌液使用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8669.5 | 申請日: | 2020-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7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盧筱桂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貽晨興工業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11/02 | 分類號: | B01D11/02;C07D487/22 |
| 代理公司: | 重慶項乾光宇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44 | 代理人: | 高姜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渝北區龍溪街道紅錦大道59***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葉綠素 創可噴抑菌液 使用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葉綠素提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葉綠素創可噴抑菌液使用裝置,包括機架、搗碎機構、浸取機構和降溫機構;所述的機架由四個口字形框圍成立體框架結構,其中三個所述的口字形框可拆卸安裝有機罩,剩下的一個所述口字形框可拆卸安裝有兩扇門;所述的搗碎機構安裝在機架內,所述的搗碎機構包括底座、氣缸、推塊、上攪拌葉、中攪拌葉、下攪拌葉和攪拌軸;所述的氣缸安裝在底座上,所述氣缸的推桿末端與推塊可拆卸連接,所述推塊的內側面設有多個卡塊;所述的上攪拌葉、中攪拌葉和下攪拌葉自上而下可滑動地套設在攪拌軸上并通過三個卡塊固定;所述攪拌軸的底部傳動連接有搗碎電機。本發明還涉及該裝置的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葉綠素提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葉綠素創可噴抑菌液使用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葉綠素做為一種金屬卟啉化合物,無論在臨床治療、食品、日用化工都有著很大的潛力。替換中心離子或改造外部框架,可得到一個有目的、有前景、高效、低毒的藥物、保健品、食品大家庭。隨著葉綠素化學工藝學和葉綠素產品生物活性研究的深入發展,其應用范圍將會不斷拓展。
我國有著豐富的、取之不盡的廉價葉綠素資源,經研究,已證明葉綠素本身無毒性,其衍生物和降解產物均為低毒物質,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發展葉綠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產,應用于各大領域,化科學研究為生產力,將會創造出無可限量的社會、經濟效益。
葉綠素及其衍生物是一類含有戊酮環的環狀四吡咯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是指葉綠素的核心鎂原子被金屬離子如鈀、鋅、銅、鎳、鈷、鐵等置換,生成對光和熱穩定的衍生物,同時也失去熒光。由于它們功能和結構特點,多方面的生理活性,而成為一類具多種用途的天然有機化合物,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日用化工等方面。
隨著對葉綠素及其衍生物研究的深入,發現其在醫藥保健、食品和日用化工等領域有著極為廣泛的發展空間,對其產品的深開發,將會為社會創造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對比文件1公開了一種利用超臨界流體從綠竹葉中萃取葉綠素的方法,申請號為201410814649.7,包括如下步驟:將綠竹葉烘干,粉碎成綠竹葉粉0.3-2g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過高壓泵升壓到10-40Mpa,溫度設定為30-60℃,二氧化碳的流量為50-120g/h,萃取20-120min,在與萃取釜相連的分離器中得到葉綠素;在萃取器中加入無水乙醇作為夾帶劑,夾帶劑的用量為每克綠竹葉采用0.05-0.25L的無水乙醇。
對比文件2公開了一種利用超臨界流體從毛竹葉中萃取葉綠素的方法,申請號為201410817334.8,包括如下步驟:將毛竹葉粉0.5-3g放入萃取釜中,通入二氧化碳,通過高壓泵升壓到9-33Mpa,溫度設定為30-60℃,二氧化碳的流量為25-150g/h,萃取20-120min,在與萃取釜相連的分離器中得到葉綠素;萃取器中加入無水乙醇作為夾帶劑,夾帶劑的用量為每克毛竹葉粉采用0.05-0.2L的無水乙醇。
然而,傳統的葉綠素萃取工藝,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1.屬性活潑,結構不穩定,在強光下容易反應分解掉,無法常態保存;
2.不易吸收,利用率低,利用率僅為12.36%-20.50%;
3.無法廣泛應用,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低,抑菌作用較小。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了葉綠素創可噴抑菌液使用裝置,不僅便于操作,而且明顯提高了葉綠素的品質,適合市場推廣使用。本發明還提供了該裝置的使用方法,明顯增強了葉綠素的穩定性,大大提高了利用率,便于常態保存,能夠大范圍推廣使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葉綠素創可噴抑菌液使用裝置,包括機架、搗碎機構、浸取機構和降溫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貽晨興工業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貽晨興工業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866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