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脈動滅菌器的脈動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8514.1 | 申請日: | 2020-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31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飛;王道軍;查士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濱江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D16/20 | 分類號: | G05D16/20;A61L2/07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輕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孫燕波 |
| 地址: | 2144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脈動 滅菌 控制系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脈動滅菌器的脈動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脈動滅菌器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滅菌器本體,滅菌器本體一側設有抽真空管路,抽真空管路一側設有換熱管路。本發明通過對脈動技術設計新型的控制方法,能夠保證滅菌器本體同時具備負壓脈動、跨壓脈動和正壓脈動的操作,同時能夠保證正、負壓脈動過程,壓力可以調節,循序脈動遞增或遞減,避免了壓力大幅度增加對滅菌器主體的壓力沖擊,期間經過一次跨壓脈動,避免多次跨壓脈動,減少了滅菌器主體承受交變載荷造成的材料疲勞強度問題,能夠提高滅菌器主體的使用壽命跟安全性能,保證了滅菌質量及溫度均勻性,提高了產品滅菌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脈動滅菌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脈動滅菌器的脈動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脈動技術只有單純的正壓脈動技術、單純的負壓脈動技術和單純的跨壓脈動技術,傳統的滅菌器使用的脈動技術存在以下缺點:
1、滅菌器內室冷空氣排除不徹底,影響后期的熱分布的均勻性,容易造成裝載物品濕度增加,影響干燥效果;
2、對滅菌器主體的疲勞損傷程度比較嚴重,受力分布不合理,易造成應力集中腐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容器的常規使用壽命;
3、耗能增加,飽和蒸汽、水和電消耗量大;
4、對管腔、織物、等多腔類物品飽和蒸汽的穿透性較差,效果不理想,影響滅菌平衡時間及整體的滅菌性能;
5、滅菌器內室直接回空,容易對物品的濕度造成加濕,對物品內部的水分難以達到干燥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脈動滅菌器的脈動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通過對脈動技術設計新型的控制方法,能夠保證滅菌器本體同時具備負壓脈動、跨壓脈動和正壓脈動的操作,同時能夠保證正壓脈動在壓力可循序脈動遞增,避免了多次跨壓脈動的交變載荷,減少了滅菌器主體受交變載荷造成的材料疲勞強度問題,能夠提高滅菌器主體的使用壽命跟安全性能,排除冷空氣更徹底,保證了滅菌質量及溫度均勻性,且耗能量大大減少,節約了飽和蒸汽、水和電的消耗,提高了產品滅菌性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為一種用于脈動滅菌器的脈動控制系統,包括滅菌器本體;
所述滅菌器本體一側設有抽真空管路,所述抽真空管路一側設有換熱管路,所述抽真空管路一端通過第一管道與滅菌器本體連通,所述換熱管路一端與第一管道連通,所述換熱管路另一端通過第二管道與抽真空管路一端連通;
所述滅菌器本體一側設有排汽疏水管路,所述排汽疏水管路一端通過第三管道與滅菌器本體連通,所述抽真空管路一端通過第四管道與第三管道連通;
所述滅菌器本體一側設有回真空管路,所述回真空管路一端與滅菌器本體連通;
所述滅菌器本體一側設有進汽管路,所述進汽管路一端與滅菌器本體連通;
所述滅菌器本體一側設有軟件控制裝置,所述滅菌器本體內設有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均與軟件控制裝置連接,所述軟件控制裝置內設有定時模塊。
進一步地,所述進汽管路與滅菌器本體之間的管道上設有流量閥,所述流量閥上設有壓力補償模塊和溫度補償模塊,所述流量閥通過數據信息傳輸線路與軟件控制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回真空管路與滅菌器本體之間的管道上、進汽管路與滅菌器本體之間的管道上、換熱管路與第一管道之間的管道上、第一管道上和第三管道上均設有開關閥,若干所述開關閥均與軟件控制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四管道上設有單向閥,所述單向閥與軟件控制裝置連接。
一種用于脈動滅菌器的脈動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濱江醫療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江陰濱江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85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顆粒物監測儀、綜合監測系統及顆粒物監測校準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醫用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