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通信設備的半導體制冷器降溫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8201.6 | 申請日: | 2020-08-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20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馮云球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云球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F25B2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通信 設備 半導體 制冷 降溫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通信設備的半導體制冷器降溫裝置,包括制冷箱和操控系統,所述制冷箱的內部活動連接有半導體制冷片,所述制冷箱的左側設置有導冷機構,所述制冷箱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電機箱,所述電機箱的右側設置有散熱機構,電機箱的頂部與底部均固定連接有散熱鋁板,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該用于通信設備的半導體制冷器降溫裝置,通過設置有半導體制冷片和導冷機構,利用電機的轉動,配合外框架、放置槽、導冷風扇、電機箱和散熱機構,從而使得冷氣能夠得以流通循環,達到對通信設備降溫散熱更好的目的,這樣既能夠避免通信設備設備的發燙,同時極大程度的保護了通信設備,延長了通信設備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通信設備的半導體制冷器降溫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計算機的使用越來越普及,成為辦公和生活的必須設備,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但是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機箱內的元器件會產生大量的熱,使得機箱內的溫度升高,從而影響到計算機的運行速度,目前市場上的計算機設備發熱量較大,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會導致整個計算機處于一個較高的溫度環境中,進而加速計算機中的電子元器件的老化,嚴重影響計算機的使用壽命。
現有的通信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但是通信設備所自帶的散熱裝置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使得通信設備容易損壞,使用壽命變短,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通信設備的半導體制冷器降溫裝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通信設備的半導體制冷器降溫裝置,解決了現有的通信設備散熱效果不佳的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用于通信設備的半導體制冷器降溫裝置,包括制冷箱和操控系統,所述制冷箱的內部活動連接有半導體制冷片,所述制冷箱的左側設置有導冷機構,所述制冷箱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電機箱,所述電機箱的右側設置有散熱機構,所述電機箱的頂部與底部均固定連接有散熱鋁板,所述散熱機構中包含有散熱箱,所述散熱箱的左側與電機箱的右側固定連接,所述電機箱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右側活動連接有風扇后罩,所述電機輸出軸的表面通過連軸器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外表面活動連接有風扇葉,所述風扇后罩的右側活動連接有風扇前罩,所述風扇前罩的外表面與散熱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制冷箱內腔前后兩側的上下方均固定連接有放置塊,兩個所述放置塊的相對側均與半導體制冷片的兩側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電機的右側且位于輸出軸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彈簧柱,所述彈簧柱的右端固定連接有轉動把手,所述風扇后罩左側的中間開設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內表面與彈簧柱的外表面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轉軸外表面的上方固定連接有凸軸,所述轉軸外表面的右側開設有螺紋槽,所述風扇葉左側的中間開設有第二卡槽,所述凸軸的外表面與第二卡槽的內表面滑動連接,所述螺紋槽的外表面螺紋連接有螺紋帽。
優選的,所述風扇后罩外表面的右側開設有第三卡槽,所述風扇前罩外表面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卡塊,所述卡塊的外表面與第三卡槽的內表面卡接。
優選的,所述導冷機構中包含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外表面與制冷箱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外框架的內部開設有放置槽。
優選的,所述放置槽的內部活動連接有導冷風扇,所述放置槽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桿,所述支桿的一端與導冷風扇的外表面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操控系統中包含有手機操控模塊和控制開關,所述手機操控模塊的輸出端與控制開關的輸入端通過局域網連接,所述控制開關的輸出端與半導體制冷片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投影控制開關的輸出端與電機的輸入端電性連接,所述控制開關的輸出端與導冷風扇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通信設備的半導體制冷器降溫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云球,未經馮云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82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