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傳力路徑前端結構及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97704.1 | 申請日: | 2020-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074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靖;付海龍;肖海濤;廖慧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吉利汽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02 | 分類號: | B60R19/02;B60R19/24;B60R1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匯東方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周禮濤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路徑 前端 結構 | ||
1.一種車輛傳力路徑前端結構,用于提升車輛碰撞安全性能,其特征在于,傳力路徑前端結構包括:
車身橫梁,設在車架前端;
至少一個車身吸能件,設在所述車身橫梁上,且朝向所述車架布置,以在車輛碰撞時,通過所述車身吸能件吸收至少一部分能量;
LLP橫梁,與所述車身橫梁間隔開布置,所述LLP橫梁設在副車架前端;
至少一個LLP吸能件,設在所述LLP橫梁上,且朝向所述副車架布置,所述LLP橫梁與所述LLP吸能件形成LLP傳力通道,以在車輛碰撞時,通過所述LLP吸能件進一步吸收碰撞能量;
所述車身橫梁和所述LLP橫梁均形成為與所述車架前端相適配的弧形結構,所述LLP橫梁的弧形長度與所述車身橫梁的弧形長度齊平;
所述車身吸能件與所述車身橫梁的端部之間的距離以及所述LLP吸能件與所述LLP橫梁的端部之間距離均不為0;
所述LLP吸能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LLP橫梁和所述副車架前端上的縱梁螺栓連接;
所述傳力路徑前端結構還包括:鈑金件,所述鈑金件設在所述車身橫梁的鄰近所述車身吸能件的位置處,且所述鈑金件的高度大于所述車身橫梁的高度,所述鈑金件設置于所述車身橫梁的前側,且所述鈑金件的底側低于所述車身橫梁的底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傳力路徑前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LLP橫梁設在所述車身橫梁的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傳力路徑前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吸能件為兩個,兩個所述車身吸能件分別為吸能盒,兩個所述車身吸能件間隔開布置在所述車身橫梁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傳力路徑前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身吸能件的截面為方形,所述車身吸能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車身橫梁和所述車架前端上的縱梁螺栓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傳力路徑前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LLP吸能件為兩個,兩個所述LLP吸能件分別為吸能盒,兩個所述LLP吸能件間隔開布置在所述LLP橫梁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輛傳力路徑前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LLP吸能件的截面為方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傳力路徑前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鈑金件的厚度為1mm-2mm,所述鈑金件與所述車身橫梁螺栓連接。
8.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傳力路徑前端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吉利汽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吉利汽車研究開發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770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物流分揀設備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炮孔堵塞疏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