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家居用數據電纜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7034.3 | 申請日: | 2020-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54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胡必林;胡濤濤;李健;蔡飛;胡程;徐靜林;胡豪杰;劉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天星電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1/06 | 分類號: | H01B11/06;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28;H01B7/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怡 |
| 地址: | 2393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家居 數據 電纜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家居用數據電纜,包括外保護層、內保護層和骨架,所述骨架設置在內保護層的內側,所述外保護層設置在內保護層的外側,所述骨架包括柱形芯和分架,所述分架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分架設置在柱形芯的表面,所述分架的表面開設有線纜槽,該線纜槽內設置有多個分線,所述線纜槽的一側壁開設有貫穿的滑口,所述線纜槽的另一側壁開設有插槽,所述滑口內穿設有分隔板,該種智能家居用數據電纜,通過設置在分架上的線纜槽上設置有多個可對放置在線纜槽內的多個分線進行分隔,進而實現分線之間信號風屏蔽,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分線之間有信號的干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智能家居用數據電纜。
背景技術
隨著網絡信息量越來越大,用戶對網絡傳輸速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百兆網絡已無法滿足用戶需求,千兆網絡甚至萬兆網絡也越來越普遍。數據電纜做為網絡傳輸的媒介,選擇合適的型號就至關重要。傳統的超五類、六類數據電纜只能滿足百兆、千兆網絡傳輸要求,而要滿足更高等級的萬兆網絡傳輸要求則需要選用超六類數據電纜。
目前現有的數據電纜包括十字形骨架以及設置在十字形骨架外部的護套,骨架的安裝槽內設置有多組分線,分線與分線之間接觸,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處線相互干擾,進而影響信號的傳輸,并且現有的數據電纜在寒冷地區作為戶外使用時,雨雪容易堆積在電纜上,且一部分雪會結冰懸掛在電纜的下方,進而造成電纜的重量增加,容易造成電纜的斷裂。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家居用數據電纜,解決了背景技術提出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家居用數據電纜,包括外保護層、內保護層和骨架,所述骨架設置在內保護層的內側,所述外保護層設置在內保護層的外側,所述骨架包括柱形芯和分架,所述分架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分架設置在柱形芯的表面,所述分架的表面開設有線纜槽,該線纜槽內設置有多個分線,所述線纜槽的一側壁開設有貫穿的滑口,所述線纜槽的另一側壁開設有插槽,所述滑口內穿設有分隔板;
所述內保護層的內側開設有多個與分架對應的條形卡槽,所述分架通過條形卡槽與外保護層卡接,所述內保護層的內壁與分架上的線纜槽對應位置嵌設有第一屏蔽板。
優選的,所述柱形芯的內部穿設有加強絲。
優選的,所述分隔板包括絕緣板和第二屏蔽板,所述第二屏蔽板設置在絕緣板的內側。
優選的,所述外保護層的內部嵌設有對稱設置的導熱片,所述導熱片的內部穿設有電阻較大的通電線。
優選的,所述第一屏蔽板和第二屏蔽板均為鋁箔板,所述第一屏蔽板和第二屏蔽板的厚度在1.0-1.4mm之間。
優選的,所述分線穿設完成后,相鄰所述分線通過分隔板分隔。
優選的,所述內保護層和骨架均采用交聯聚乙烯材料制成。
優選的,所述外保護層的內部設置有鎧裝層。
優選的,所述加強絲為多個鋼絲制成。
(三)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對比,本發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種智能家居用數據電纜,通過設置在分架上的線纜槽上設置有多個可對放置在線纜槽內的多個分線進行分隔,進而實現分線之間信號風屏蔽,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分線之間有信號的干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天星電纜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天星電纜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70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光顯示器件及其制備方法、顯示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電纜生產用絞線機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