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車嚙合式發電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6683.1 | 申請日: | 2020-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0745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2 |
| 發明(設計)人: | 杜鳳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杜鳳沛 |
| 主分類號: | B60L50/61 | 分類號: | B60L50/61;H02J7/14 |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朱云麗 |
| 地址: | 2216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車 嚙合 發電機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動車嚙合式發電機,由連接支架、外殼、連接桿、聯動傳動軸、凹型滾輪、同步帶輪、傳動帶、皮帶輪、調節桿、調節螺桿、調節螺母、發電機、電機連接架組成,所述發電機置于外殼內,且發電機軸從外殼內向外穿出,所述外殼外側面上固定置有兩個電機連接架,連接桿置于兩個電機連接架之間,且連接桿的兩端分別和兩個電機連接架相連接。本發明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應多種類型的電動自行車、汽車發電使用;能夠降低發電機的運轉扭矩,可根據不同輪胎的大小匹配相應的轉動比和與之相匹配的凹型滾輪;有效利用了電動車本身自帶運轉動力,在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給蓄電池充電;安裝簡單,體積小,發電效率高,噪音低,消耗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車發電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電動車嚙合式發電機。
背景技術
目前,電動車大都是需要先充電,然后才能夠正常騎行,但是電動車電瓶的儲電量并不大,每天騎行電動車上下班,幾乎需要每天都進行充電,并且隨著電動車使用年限的增長,其儲電能力也會下降,當出現沒電的情況時,則需要人推行,十分不便。
現有的一些電動車發電裝置其結構較為復雜,制造成本較高,且不能適應不同類型的電動自行車、汽車發電使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動車嚙合式發電機,其利用電動車本身自帶的運轉動力,在不影響電動車使用的情況下給蓄電池充電,并且效率高、噪音低、消耗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電動車嚙合式發電機,其特征在于,由連接支架、外殼、連接桿、聯動傳動軸、凹型滾輪、同步帶輪、傳動帶、皮帶輪、調節桿、調節螺桿、調節螺母、發電機、電機連接架組成,所述發電機置于外殼內,且發電機軸從外殼內向外穿出,所述外殼外側面上固定置有兩個電機連接架,連接桿置于兩個電機連接架之間,且連接桿的兩端分別和兩個電機連接架相連接,兩個連接支架一端分別和兩個電機連接架相背的一面相連接,所述連接支架的另一端為圓套狀結構,聯動傳動軸的兩端分別和兩個連接支架另一端的圓套相套接,所述聯動傳動軸和連接支架另一端圓套之間可相對旋轉,凹型滾輪固定置于聯動傳動軸上,同步帶輪固定置于聯動傳動軸上,皮帶輪套置于發電機軸上,且通過傳動帶和同步帶輪相連接,調節桿和兩個連接支架另一端的圓套相連接,所述調節桿的兩端上分別固定置有調節螺桿,所述調節螺桿上螺接置有調節螺母。
優選地,所述凹型滾輪的外側凹面上置有網紋;
優選地,所述發電機為永磁無刷電機,且發電機帶有穩壓器和過剩電流回流線路;
優選地,所述外殼由大小相等的兩半組成,且兩半間的連接位置置有防水墊圈和防水膠;
優選地,所述發電機上置有兩個接線口,且分別為電動車原裝充電機接口和備用充電接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應多種類型的電動自行車、汽車發電使用;2、發電機剩余電流可以回返至發電機用以降低發電機的運轉扭矩,傳動結構軟硬相結合,可根據不同輪胎的大小匹配相應的轉動比和與之相匹配的凹型滾輪,以達到高效發電率;3、此結構有效的利用了電動車本身自帶運轉動力,在不影響使用的情況下給蓄電池充電,很好的解決了電動車蓄電池用完電就要充電的問題;4、安裝簡單,體積小,發電效率高,噪音低,消耗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電動車嚙合式發電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電動車嚙合式發電機另一視角去除外殼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杜鳳沛,未經杜鳳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66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苯并氮雜環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空氣烹飪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