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堆置染色方法及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6566.5 | 申請日: | 2020-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94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雅 |
| 主分類號: | D06P1/38 | 分類號: | D06P1/38;D06P1/22;D06P1/44;D06P1/653;D06P1/673;D06P3/60;D06P3/66;D06B3/18;D06B23/20;D06B23/30;D06B13/00;D06B15/00;D06B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張子寬 |
| 地址: | 5239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染色 方法 設備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堆置染色方法及設備,用于解決高帶液率的布料在軋液和堆置過程中的水解現象。本發明實施例包括S1、控制布料發送裝置將布料發送至進入第一壓軋裝置,所述第一壓軋裝置的料槽內容置有染料溶液;S2、將經過所述第一壓軋裝置處理后的布料發送至第二壓軋裝置,所述第二壓軋裝置的料桶內容置有助劑,所述布料進入所述第二壓軋裝置時,控制第二壓軋裝置采用表面給液的方式,將助劑添加到布料表面;S3、將經過所述第二壓軋裝置處理后的布料通過打卷裝置進行打卷并進行密封包裝和堆置固色,堆置時間為1小時至72小時,堆置溫度不高于80℃;S4、將完成堆置固色后的布料進行后處理,經過后處理的布料收集為成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品染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堆置染色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棉織物的染色加工是印染行業的重要加工產品,冷軋堆工藝是其主要的染色工藝之一。
傳統的棉織物冷軋堆染色工藝中,需將布料浸軋染液和堿劑,然后把帶有染液的布料堆置固色,傳統的浸軋方式是將布料浸入染料和堿劑的混合液里面,浸泡之后再進行壓軋,染料在料槽內的堿性環境下容易水解,造成染料浪費和浮色。
傳統的浸軋方法有很多,比如說均勻軋車、重載軋車,都能夠很好地把浸有染液的布料均勻地壓軋,但是無論哪種浸軋方式都存在壓軋后布料的帶液率偏高的問題,傳統的浸軋工藝布料的帶液率都在50%以上,由于傳統浸軋工藝的帶液率較高,在長時間的堆置過程中染料在堿性條件下容易發生水解現象,導致染料利用率偏低,產生浮色,增加水洗負擔。
染料的水解是造成活性染料冷軋堆染色工藝中染料利用率不高、產生大量廢水的重要因素。同時,在堆置固色的過程中,由于帶液率較高,存在大量的自由水,容易導致泳移現象,影響產品品質。
因此,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尋找一種堆置染色方法及設備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研究的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堆置染色方法及設備,用于解決高帶液率的布料在軋液和堆置過程中的水解現象。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堆置染色方法,包括:
S1、控制布料發送裝置將布料發送至進入第一壓軋裝置,所述第一壓軋裝置的料槽內容置有染料溶液,所述染料溶液包括活性染料、還原染料、除氧酶、滲透劑、分散劑中的一種或多種,布料經過所述第一壓軋裝置壓軋后的帶液率為20%~70%;
S2、將經過所述第一壓軋裝置處理后的布料發送至第二壓軋裝置,所述第二壓軋裝置的料桶內容置有助劑,所述助劑包括堿劑、硬挺樹脂、柔軟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布料進入所述第二壓軋裝置時,控制第二壓軋裝置采用表面給液的方式,將助劑添加到布料表面,使染料在助劑的作用下與布料結合,并且在所述第二壓軋裝置內的助劑施加到布料上面之前,步驟S1中的布料所攜帶染料與第二壓軋裝置的料桶內的助劑無接觸,布料經所述第二壓軋裝置壓軋后的帶液率為30%-90%;
所述表面給液的方式包括噴涂、圓網印刷、凹版涂布、凹版印軋的方式;
所述表面給液的方式包括單面或雙面給液,通過壓力裝置的壓軋進入布料的纖維組織機構內部;
S3、將經過所述第二壓軋裝置處理后的布料通過打卷裝置進行打卷并進行密封包裝和堆置固色,堆置時間為1小時至72小時,堆置溫度不高于80°C;
S4、將完成堆置固色后的布料進行后處理,經過后處理的布料收集為成品;
所述后處理至少依次包括第一次水洗、皂洗、第二水洗、烘干。
可選地,所述步驟S1和所述步驟S2之間還設置有步驟S1a,所述步驟S1a包括:
布料得到定量的染料溶液后經過染料自然擴散滲透裝置進行自然擴散滲透處理,處理時間0秒至200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雅,未經李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656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