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夏秋紅茶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6374.4 | 申請日: | 2020-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199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鐘應富;張孝勝;向有春;羅紅玉;王奕;袁林穎;張瑩;楊娟;鄔秀宏;王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重慶市渝鳥林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12;A23F3/14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孔垂燭 |
| 地址: | 401329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茶 制作方法 | ||
1.一種夏秋紅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鮮葉采摘:采用夏秋季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的新鮮茶葉為原料;
(2)脫水:將鮮葉及時攤放在攤青槽上,吹風脫水4-6小時;
(3)攤青:將脫水后的茶葉制品繼續攤于攤青槽上8-12小時;
(4)曬青:將攤青后的茶葉制品在陽光下曬青;
(5)碰青,將曬青后的茶葉制品置于開口容器中,雙手抓拋茶葉制品或搖動所述開口容器,使其茶葉制品相互碰撞;
(6)堆青:將碰青后的茶葉制品堆放20-40min;
(7)揉捻:將堆青后的茶葉制品進行揉捻;
(8)初烘:將揉捻好的茶葉制品進行烘干;
(9)滾炒:將初烘后的茶葉制品進行炒制;
(10)烘焙:將滾炒后的茶葉制品在58-73℃下慢焙,得到紅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夏秋紅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脫水溫度為20-23℃,攤葉厚度8-10cm,脫水時間為4-6小時,直到茶葉含水量45%-5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夏秋紅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茶葉制品在攤青槽上攤鋪的厚度為3-5cm,
當溫度為23-28℃時,攤青時間為8-12小時;
當溫度為25-27℃時,攤青時間為9-10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夏秋紅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在晴天的情況下,選擇早上8-10點或下午17:00-18:00直接晾曬,其它時間,用遮陽網制造散光照曬,曬青時長為20-30min;在陰天的情況下,整天都能曬青,時間1-2小時;在下雨天的情況下,采用單色紅光照射40-60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夏秋紅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和步驟6中將茶葉制品置于直徑1米的箥箕中,每個箥箕放入茶葉制品8-10斤,雙手抓拋茶葉制品或搖動箥箕5min-8min,在堆青時需要堆放30min。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夏秋紅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先調整揉捻機轉速為30-35r/min,揉捻25-35min,再調整為40-45r/min,揉捻40-50min,然后再調整為30-35r/min,重揉20-30min,最后采用55-60r/min,揉捻10-20min。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夏秋紅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中烘干機的溫度120-130℃,時間5-7min,烘至茶葉制品的含水為30-4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夏秋紅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9)中采用炒干機滾炒茶葉,且所述炒干機的溫度為70-80℃,單鍋投葉量30-40kg,時間10-15min。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夏秋紅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0)中的烘焙溫度為溫度60-70℃,時間1-2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重慶市渝鳥林業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重慶市渝鳥林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6374.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澆注工藝用對準設備
- 下一篇:一種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停車場進出車輛管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