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被動震源定位方法、系統、終端及可讀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96166.4 | 申請日: | 2020-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164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董隴軍;鄧思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V1/30 | 分類號: | G01V1/30;G01V1/36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姚瑤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被動 震源 定位 方法 系統 終端 可讀 存儲 介質 | ||
1.一種被動震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基于布置的微震傳感器獲取震源信號;
其中,在目標區域內和或周邊布置微震傳感器以及主動震源,所述主動震源依次被觸發釋放主動震源信號,所述震源信號包括主動震源信號和被動震源信號;
步驟2:基于被動震源信號進行被動震源的初步定位,并利用主動震源信號對各個被動震源的初步定位進行矯正;
其中,對任意一個被動震源初步定位的矯正過程為:基于兩個微震傳感器接收的被動震源信號的實際到時差,以及所述兩個微震傳感器接收的各個主動震源信號的實際到時差確定一個主動震源作為目標主動震源,再利用微震傳感器接收目標主動震源信號時的波速作為所述微震傳感器接收所述被動震源信號時的速度約束,再利用所述速度約束對所述被動震源的初步定位進行矯正;
其中,利用所述速度約束對所述被動震源的初步定位進行矯正時,包括:
利用所述速度約束確定所述被動震源基于所述微震傳感器位置的矯正方向,并基于矯正方向進行矯正;
其中,若為正,被動震源基于第r個微震傳感器的矯正方向為:沿第r個微震傳感器坐標(xbr,ybr,zbr)至被動震源初步定位坐標(xb,yb,zb)方向且遠離第r個微震傳感器,為基于矯正速度的矯正速度范圍;
若為負,被動震源基于第r個微震傳感器的矯正方向為:沿第r個微震傳感器坐標(xbr,ybr,zbr)至被動震源初步定位(xb,yb,zb)方向且靠近第r個微震傳感器;
若為0,被動震源初始定位位置為最終確定的所述被動震源的位置,C為反演被動震源初步定位時設定的被動震源信號在介質中的波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速度約束對被動震源的初步定位進行矯正時,還包括:利用所述速度約束計算出所述被動震源基于所述微震傳感器位置的矯正距離;
其中,被動震源基于第r個微震傳感器的矯正距離為:
式中,為被動震源基于第r個微震傳感器的矯正距離,C為反演被動震源初步定位時設定的被動震源信號在介質中的波速,Lr為被動震源的初步定位與第r個微震傳感器之間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速度約束對被動震源的初步定位進行矯正時,若所述被動震源是基于任意一個微震傳感器的位置進行矯正時,被動震源的矯正位置位于所述被動震源的初步定位位置與所述微震傳感器的位置的連線上且位于兩者位置之外;
若所述被動震源基于2個或2個以上微震傳感器的位置進行定位矯正時,被動震源的矯正位置是被動震源基于各個微震傳感器的各自矯正位置進行調節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標主動震源按照如下規則確定:
基于兩個微震傳感器接收被動震源信號的實際到時差尋找所述兩個微震傳感器接收各個主動震源的震源信號的實際到時差中最接近的主動震源信號;
其中,若是基于任意一組兩個微震傳感器確定目標主動震源,則所述兩個微震傳感器確定的最接近的主動震源為目標主動震源;
若是基于多組兩兩微震傳感器確定目標主動震源,則從每組微震傳感器確定的最接近的主動震源中選擇出現頻率最高的作為目標主動震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壩體。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壩體劃分為若干個區域,并分別將各個區域作為目標區域分別進行定位,其中,每個目標區域劃分為邊長為l的方形網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616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定位裝置
- 下一篇:降低背照式圖像傳感器暗電流的方法及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