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河道泄洪區域水下樁承臺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3900.1 | 申請日: | 2020-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942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0 |
| 發明(設計)人: | 蔣雪城;潘忠煒;朱榮珅;鄒坤;牛百川;任海亮;王碗;孫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9/04 | 分類號: | E02D19/04;E02D27/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河道 泄洪 區域 水下 樁承臺 施工 方法 | ||
1.一種河道泄洪區域水下樁承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根據河道泄洪區域的排澇要求計算施工構件的強度;
步驟2:測量定位并安裝鋼管樁(2);
步驟3:在鋼管樁(2)上施工型鋼(3);
步驟4:在型鋼(3)上定位并安裝枕梁(10);
步驟5:在枕梁(10)上鋪設平臺(11);
步驟6:測量定位并安裝若干根鋼板樁(5),鋼板樁(5)位于鋼管樁(2)的內側,形成單元承臺圍堰;
步驟7:在雙排圍堰的內部區域施工水下工程樁;
步驟8:在水下工程樁上施工承臺(13),通過平臺(11)施工水上結構,完成一個獨立的承臺圍堰單元的施工;
步驟9:重復步驟1至步驟8,直至完成泄洪河道范圍(1)內所有承臺圍堰單元的施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泄洪區域水下樁承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2還包括:
步驟2.1:根據總平面圖上的軸線和坐標點,在泄洪河道范圍(1)上定一條鋼管樁基準線,并通過鋼管樁基準線定位鋼管樁(2)的安裝位置;
步驟2.2:將若干根鋼管樁(2)準確施工在已定位的安裝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泄洪區域水下樁承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3還包括:
步驟3.1:在鋼管樁(2)的頂部切割型鋼槽,使型鋼(3)的端部能匹配安裝在鋼管樁(2)的型鋼槽內;
步驟3.2:將型鋼(3)吊裝至鋼管樁(2)頂部的型鋼槽處并固定,使型鋼(3)水平架設在相鄰兩根鋼管樁(2)的頂部;
步驟3.3:型鋼(3)與鋼管樁(2)的連接處通過牛腿板(4)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泄洪區域水下樁承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型鋼槽的寬度與型鋼(3)的寬度相匹配,型鋼槽的深度小于型鋼(3)的高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泄洪區域水下樁承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根枕梁(10)通過L形的鐵片(1001)間隔定位在型鋼(3)上并通過焊接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泄洪區域水下樁承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路基箱底部通過L形的鐵片(1001)焊接固定在枕梁(10)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泄洪區域水下樁承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6還包括:
步驟6.1:根據總平面圖上的軸線和坐標點,在泄洪河道范圍(1)上定一條鋼板樁基準線,通過鋼板樁基準線定位鋼板樁(5)的安裝位置;
步驟6.2:若干根鋼板樁(5)依次連接成環狀,并在鋼板樁(5)上沿圍堰周向設置導梁(6),形成圍堰;
步驟6.3:沿導梁(6)施打鋼板樁(5),將若干根鋼板樁(5)準確施工在已定位的安裝位置,內外兩排圍堰的導梁(6)之間通過鋼管(7)固定,形成雙排圍堰;
步驟6.4:在沿內側圍堰的鋼板樁(5)內壁周向焊接圍梁(8),若干根圍梁(8)依次連接成環狀結構;
步驟6.5:在相鄰兩根圍梁(8)之間固定角撐(9);
步驟6.6:在兩排圍堰的鋼板樁(5)之間填土封堵;
步驟6.7:在雙排圍堰的外側鋪設防水雨布(14)進行密封。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泄洪區域水下樁承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驟7還包括:
步驟7.1:在雙排圍堰的內部區域埋設若干根護筒(12);
步驟7.2:基坑抽水干后,雙排圍堰內淤積的少量泥沙通過高壓水槍沖洗,并用泥漿泵將泥水抽出;
步驟7.3:清淤至設計標高后,及時澆筑墊層(15)進行基底封閉;
步驟7.4:在護筒(12)內施工水下工程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390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功能木門綜合加工中心
- 下一篇:一種皮試注射機構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