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服務器電源不間斷輸出的固件刷新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3324.0 | 申請日: | 2020-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003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閆家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8/656 | 分類號: | G06F8/656;G06F8/654;G06F11/14;G06F9/445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申雨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服務器 電源 不間斷 輸出 刷新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服務器電源不間斷輸出的固件刷新方法和系統,該方法包括:接收固件刷新的命令;其中,固件包括第一固件以及與第一固件為鏡像關系的第二固件;對第二固件進行刷新,并在第二固件刷新時,第一固件運行使電源保持輸出。第二固件刷新完成后得到第三固件,對第三固件和第一固件之間變更部分初始化。初始化后,使第一固件切換至第三固件。切換后,根據預設地址讀取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中的運行變量,使第三固件和第一固件銜接。基于該方法,還提出了固件刷新系統、處理器和可讀存儲介質。本發明中通過對鏡像固件進行刷新時原始固件保持電源輸出,對第一固件和第三固件差異化部分進行初始化和無縫銜接,電源不間斷輸出時固件在線刷新。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服務器電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服務器電源不間斷輸出的固件刷新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PSU中包含MCU,MCU中運行控制電壓變換和通訊功能的程序,MCU中的程序稱為固件。PSU出廠后,如果發現原程序存在bug或者客戶發生需求變更,就需要升級PSU中的固件。初始化程序是在PSU運行主程序之前執行的一段小程序,通過這段小程序,我們可以初始化硬件設備I/O,并建立內存空間映射。
現有技術中,PSU通過在線刷新的方式升級固件時,現有方案是先擦除Flash中的原有固件,然后寫入新的固件,寫入完成后運行新的固件。如圖1給出了現有技術中PSU通過在線刷新的方式升級固件的方法流程圖。現有技術中,PSU開始擦除Flash中的原有固件后,由于Flash中沒有用來執行電壓轉換的固件,因此PSU在線刷新過程中無法提供功率輸出。對服務器來說,正在刷新的PSU無法提供功率輸出,就必須有另一臺PSU為服務器的工作提供能量,所以使用PSU在線刷新功能的服務器至少需要配置兩臺PSU,也就是冗余電源配置。冗余電源配置本身是為了提高服務器的供電可靠性,但是,在PSU固件刷新過程中,有一個PSU無法提供輸出,電源的冗余性丟失,只能工作在單電源供電的狀態下,降低了服務器整體的供電可靠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服務器電源不間斷輸出的固件刷新方法和系統,實現服務器電源在不間斷輸出的固件在線刷新。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服務器電源不間斷輸出的固件刷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一種服務器電源不間斷輸出的固件刷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接收固件刷新的命令;
所述固件包括第一固件以及與第一固件為鏡像關系的第二固件;對第二固件進行刷新,并在所述第二固件刷新時,第一固件運行使電源保持輸出。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固件刷新完成后得到第三固件,根據第三固件和第一固件分別對I/O和內存初始化的需求區別,對第三固件和第一固件之間差異部分進行初始化。
進一步的,所述對第三固件和第一固件之間差異部分進行初始化后,從第一固件切換至第三固件。
進一步的,所述從第一固件切換至第三固件后,根據預設地址讀取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中的運行變量,使第三固件和第一固件銜接。
進一步的,所述根據預設地址讀取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中的運行變量的方法為:
在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中設置判定切換的flag變量和切換地址變量;
在第二固件刷新完成后,將判定切換的flag變量置于1,使第一固件運行至當前主循環最后時,跳轉至切換地址變量指向的位置;所述位置為第三固件運行主循環的初始位置;
在所述第三固件運行主循環的第一個循環中,從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中讀取第一固件所需迭代計算的變量,進而做到第三固件和第一固件銜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件所需迭代計算的變量包括堆棧追蹤器、補償計算和計時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33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