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蓄能發光陶瓷釉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1864.5 | 申請日: | 2020-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78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蘇奕堂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奕堂 |
| 主分類號: | C03C8/00 | 分類號: | C03C8/00;C04B41/86;C09K11/54;C09K11/64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聯創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劉剛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蓄能 發光 陶瓷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蓄能發光陶瓷釉及其制備方法,該蓄能發光陶瓷釉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瓷石30?35%、發光料10?15%、發光混合溶劑2?5%、白云石8?10%、方解石7?10%、紫金土10?15%、長石10?18%、蠟石6?8%和浙青鈷料0.5?1%。所述發光料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組成:硅酸鹽35?45%、鋁酸鹽35?45%和氧化鋅25?30%。所述發光混合溶劑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組成:三氧化二鋁30?40%、三氧化二銪30?40%、三氧化二鏑30?40%和硼酸5?10%。有益效果為:設備制作成型后,浙青鈷料使釉料形成高錳天青色,氧化錫使釉料增加藍中帶青的乳濁效果氧化鋅增加提白性,經過本配方燒制的雪融釉料制作的陶瓷器件,還能夠使發射的光芒更加美麗悅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陶瓷釉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蓄能發光陶瓷釉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釉是一種硅酸鹽,陶瓷器上所施的釉一般以石英、長石、粘土為原料,經研磨、加水調制后,涂敷于坯體表面,經一定溫度的焙燒而熔融,溫度下降時,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質薄層。它使陶瓷器增加機械強度、熱穩定性、介電強度和防止液體、氣體的侵蝕。釉還有增加瓷器美觀和便于洗拭、不被塵土粘染等作用,但是現有的陶瓷釉不具備十分美觀且具有豐富顏色外形的同時,當處于黑暗環境后便無法看到圖案,不能進行發光。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蓄能發光陶瓷釉及其制備方法,以克服現有相關技術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為此,本發明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蓄能發光陶瓷釉。
該蓄能發光陶瓷釉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瓷石30-35%、發光料10-15%、發光混合溶劑2-5%、白云石8-10%、方解石7-10%、紫金土10-15%、長石10-18%、蠟石6-8%和浙青鈷料0.5-1%
進一步的,所述發光料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組成:
硅酸鹽35-45%、鋁酸鹽35-45%和氧化鋅25-30%。
進一步的,所述發光混合溶劑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組成:
三氧化二鋁30-40%、三氧化二銪30-40%、三氧化二鏑30-40%和硼酸5-10%。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面,提供了一種蓄能發光陶瓷釉的制備方法,
該蓄能發光陶瓷釉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礦,選取基礎原料,瓷石、白云石、方解石、紫金土、長石、蠟石以及浙青鈷料;
步驟二:將選取的基礎原料分別進行初次粉碎;
步驟三:粉碎后的基礎原料進行素燒;
步驟四:素燒處理后的原料按比例混合細磨;
步驟五:細磨的同時,將發光料和發光混合溶劑一同進行研磨,獲得發光粉;
步驟六:細磨后的原料再次進行水磨;
步驟七:在素燒后的坯體上通過浸釉法,利用發光粉進行第一次施釉;
步驟八:施過釉的坯體曬干或烘干,要保證坯體的干燥程度;
步驟九:干燥后的坯體裝窯正式燒制即可。
進一步的,該蓄能發光陶瓷釉的制備,所述發光粉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選取發光料和發光融合劑的原料進行研磨后裝入氧化鋁坩堝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奕堂,未經蘇奕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186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