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柔性面板的支撐結構及其制作方法、柔性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1036.1 | 申請日: | 2020-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851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蔣志亮;趙攀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0 | 分類號: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胡影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柔性 面板 支撐 結構 及其 制作方法 顯示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柔性面板的支撐結構及其制作方法、柔性顯示裝置,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實現了在將柔性面板與支撐結構貼合后,產品外觀能夠實現3D效果。所述柔性面板的支撐結構包括:平面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周邊的至少一個曲面部分,所述曲面部分與所述平面部分之間具有邊界線,所述曲面部分以所述邊界線為彎折軸線呈彎折狀態。本發明提供的支撐結構用于與柔性面板貼合,支撐柔性面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柔性面板的支撐結構及其制作方法、柔性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在實際應用折疊用柔性面板時,會將該柔性面板與具有一定剛性的支撐結構貼合在一起,以使柔性面板具有與所述支撐結構相匹配的形態。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一般將柔性面板與平面結構的支撐結構10貼合,這種貼合方式雖然能夠將所述柔性面板形成為平面的形態,但貼合后的產品外觀無法實現3D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柔性面板的支撐結構及其制作方法、柔性顯示裝置,實現了在將折疊用柔性面板與支撐結構貼合后,產品外觀能夠具有3D效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柔性面板的支撐結構,包括:平面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周邊的至少一個曲面部分,所述曲面部分與所述平面部分之間具有邊界線,所述曲面部分以所述邊界線為彎折軸線呈彎折狀態。
可選的,所述曲面部分的曲率半徑大于或等于9mm。
可選的,沿所述邊界線的延伸方向,所述曲面部分具有第一長度,在所述平面部分所在的平面上,沿垂直于所述邊界線的方向,所述曲面部分具有第一寬度,所述第一長度與所述第一寬度之間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9。
可選的,所述第一寬度大于或等于5.34mm。
可選的,在所述平面部分的法線方向上,所述曲面部分的高度小于或等于0.75mm。
可選的,所述支撐結構包括兩個所述曲面部分,兩個所述曲面部分中的第一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的第一側,兩個所述曲面部分中的第二曲面部分位于所述平面部分的第二側,所述第一側和所述第二側相對;
所述第一曲面部分與所述平面部分之間具有第一邊界線,所述第一曲面部分以所述第一邊界線為轉軸彎曲;
所述第二曲面部分與所述平面部分之間具有第二邊界線,所述第二曲面部分以所述第二邊界線為轉軸彎曲。
可選的,所述支撐結構包括鋼片。
基于上述支撐結構的技術方案,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柔性顯示裝置,包括上述支撐結構。
可選的,所述柔性顯示裝置還包括柔性面板,所述柔性面板與所述支撐結構貼合。
可選的,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撐結構上的正投影與所述支撐結構重合。
可選的,所述柔性面板在所述支撐結構上的正投影被所述支撐結構包圍。
可選的,所述柔性面板包括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面板。
基于上述支撐結構的技術方案,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支撐結構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支撐結構,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所述支撐結構的平面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平面部分周邊的至少一個曲面部分,所述曲面部分與所述平面部分之間具有邊界線,所述曲面部分以所述邊界線為轉軸彎曲。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所述支撐結構包括平面部分和曲面部分,使得在將折疊用柔性面板與所述結構的支撐結構貼合后,柔性面板包括與所述平面部分貼合的平面區域,以及與所述曲面部分貼合的曲面區域,從而使得貼合后的產品外觀能夠實現3D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10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壓監測報警系統
- 下一篇:一種游戲場景的渲染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