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筋籠主筋與箍筋間空隙控制裝置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0813.0 | 申請日: | 2020-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803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胡巍;單博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5/06 | 分類號: | E04C5/06;E02D5/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智則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沈抗勇 |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筋 籠主筋 箍筋間 空隙 控制 裝置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筋籠主筋與箍筋間空隙控制裝置及施工方法,屬于建筑工程中鋼筋籠施工技術領域。本發明中設有的固定架和支撐架,固定架上設有連接件,支撐架包括預頂部、預壓部和連接部,利用預頂部對主筋進行頂撐、同時預壓部在預頂部對主筋進行頂撐的同時對箍筋進行壓緊,達到一個穩定的結構,防止其主筋在該處發生彎曲變形,影響其施工質量,同時固定架上的連接件對連接部進行連接,保證裝置的穩定性,同時固定架對主筋也進行旁系支撐,進一步提高支撐強度和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工程中鋼筋籠施工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鋼筋籠主筋與箍筋間空隙控制裝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鉆孔灌注樁用的鋼筋籠,長度較長,鋼筋存在一定的韌性,主筋位于箍筋的內側,當進行搬運時,由于位于箍筋內側的主筋彎曲變形,使得主筋直接作用在扎絲上,扎絲一般只起到連接作用,抗拉抗壓能力較低,使得易主筋與箍筋間出現空隙,時間上消耗較多,同時耗費大量的人力,存在安全質量風險,直接影響成樁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不足,故此提出一種鋼筋籠主筋與箍筋間空隙控制裝置及施工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鋼筋籠主筋與箍筋間空隙控制裝置,包括固定架和支撐架,所述固定架設置在主筋的內側,所述固定架上設有連接件,所述支撐架包括一體連接的預頂部、預壓部和連接部,所述預頂部位于主筋的內側且對主筋向外側支撐,所述預壓部上設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設置在箍筋的外側且與箍筋向內側進行壓緊,所述連接部設置在主筋的內側且與固定架上的連接件相適配。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固定架為矩形框體結構,所述固定架上設有承托件,所述承托件的截面為弧形狀,所述承托件與柱筋相抵觸。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連接件包括螺母和U形卡扣,所述U形卡扣卡合在固定架的外側,所述U形卡扣的兩端設均有與自身一體連接有鉤部,所述螺母與連接部螺紋連接。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預壓部和連接部均位于兩個主筋相對的一側,所述預頂部上一體連接有回環扣,所述回環扣包括一體連接扣部和環繞部,所述扣部設置在與預壓部相抵觸的箍筋的下方,所述扣部上設有弧形結構與箍筋抵觸,所述扣部與預壓部的橫向距離大于主筋的直徑0.5-1.0cm,所述環繞部的一端與扣部連接、另一端與預頂部連接,所述環繞部繞接在主筋的外側,所述環繞部與預壓部之間的距離大于主筋的直徑0.5-1.0cm。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定位凹槽包擴一體設置的平直段和弧形適配段,平直段用于環繞部繞接后的扣部與箍筋抵觸,所述弧形適配段用于連接部與連接件連接后的預壓部與箍筋抵觸。
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鋼筋籠主筋與箍筋間空隙控制裝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在安裝箍筋之前,先將主筋與固定架上的承托件適配,隨后將箍筋安裝,然后將U形卡扣卡合在固定架上;
B.在箍筋安裝后,將回環扣的扣部從兩個主筋相對一側插入,沿回環扣的長度方向向靠近預頂部的一側移動,當移動至環繞部處時旋轉180度,隨后拉動連接部向固定架移動,連接部依次貫穿兩個鉤部,移動至合適位置后,所述弧形適配段與對應的箍筋抵觸、扣部與對應的箍筋抵觸,同時預頂部對主筋頂撐;
C.隨后將螺母與貫穿鉤部的連接部螺紋連接;
D.重復上述步驟直至所有的控制裝置均安裝完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081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光致加熱效應懸浮大尺寸微粒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節能環保的自行車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