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昆蟲中微粒子原蟲孢子的試劑盒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0812.6 | 申請日: | 2020-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78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朱方容;黃深惠;黃旭華;李標;李韜;王霞;羅梅蘭;蔣滿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 |
| 主分類號: | C12Q1/04 | 分類號: | C12Q1/04;G01N21/64;G01N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達星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繼超 |
| 地址: | 5300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昆蟲 微粒子 原蟲 孢子 試劑盒 方法 | ||
1.一種檢測昆蟲中微粒子原蟲孢子的試劑盒,包括盒身以及與所述盒身鉸接的盒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身內通過瓶架固定有熒光染色液瓶和標準孢子液瓶,且所述盒身內固定有細胞過濾器;所述細胞過濾器的過濾網孔徑為400目。
2.一種檢測昆蟲中微粒子原蟲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將熒光粉末溶解后得到熒光染色液,過濾后加入至權利要求1所述試劑盒中;
(2)將樣本研磨或稀釋后進行加熱處理,再進行過濾,得到樣本液;
(3)將樣本液加入到試劑盒中,混合均勻并置于黑暗中,并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
(4)將樣本液的檢測結果與標準物檢測結果比較,判定樣本中是否含有微粒子原蟲孢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昆蟲中微粒子原蟲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熒光粉末為異硫氰酸,采用pH為7.8~9.0的磷酸鹽緩沖溶液預先溶解好所述熒光粉末,所述熒光染色液的濃度為0.1mg/mL~0.5mg/m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昆蟲中微粒子原蟲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向樣本中加入質量濃度為0.5%的KOH或NaOH溶液進行稀釋或研磨;所述加熱的溫度為65~70℃,時間為10~30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昆蟲中微粒子原蟲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2)中所述過濾采用35-45μm濾網或移液管吸頭濾芯過濾。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昆蟲中微粒子原蟲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樣本液與熒光染色液的容量比是4:1,在黑暗條件下處理的時間為25-30min。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檢測昆蟲中微粒子原蟲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檢測的激發光波長為488nm,最大發射波長為530n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昆蟲中微粒子原蟲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標準物檢測結果是采用標準物的6倍液作陽性對照進行檢測的結果或計算機貯存的同型號流式細胞儀的檢測結果。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檢測昆蟲中微粒子原蟲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將標準物稀釋得到標準物的6倍液,然后與熒光染色液按照容量比為4:1混合后,在黑暗條件下處理25min,加入多孔板,并采用流式細胞儀自動檢測;檢測的激發光波長為488nm,最大發射波長為53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蠶業技術推廣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081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