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水、固三相混合物中油相的分離凈化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90066.0 | 申請日: | 2020-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7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光輝;張攀;董紀鵬;王偉文;李建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17/02 | 分類號: | B01D17/02;B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山東重諾律師事務所 37228 | 代理人: | 孫瑋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相 混合物 中油 分離 凈化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油、水、固三相混合物中油相的分離凈化裝置,用于將油、水、固三相混合物中油相的分離凈化,其包括罐體,在所述罐體內部在豎直方向上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油相滲透單元、超重力分離單元、油水分布箱和沉降分離單元,所述罐體上設置有進液管、清液管和濁液管,所述清液管用于排出分離凈化后的油,所述濁液管用于排出水和固體顆粒。本發明可在一個裝置內實現油相與水相和固體顆粒的徹底分離,具有分離精度高、操作穩定性好、占地面積小等一系列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化工分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分離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油、水、固三相混合物中油相的分離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石油化工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油、水、固三相混合物的組分,如環己酮肟生產過程中,在分子篩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以環己酮、雙氧水和氨為原料,以環己烷或甲苯為反應溶劑進行液液固催化反應,反應產物的萃取、提純、溶劑回收等過程都涉及油、水、固三相混合物的分離。對于分離精度要求不高的領域,如石油污水的處理,分離只需達到一定的環保要求即可,但對于化工連續生產工藝而言,為保障裝置的長周期連續運行,必須對油相或水相中固體顆粒的含量進行嚴格控制,以滿足精餾、反應等單元操作的要求。由于水相的粘度小,其與固體顆粒的分離難度較油相與固體顆粒分離容易得多,一般通過重力、離心等過程可實現,但對于油相而言,由于其粘度大,流動性差,對于固體顆粒的裹挾和夾帶嚴重,特別是對于超細顆粒而言,容易形成類似乳濁液的難分離物系,分離難度大。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采用單一分離技術難以實現,通常將多種分離技術組合使用,分離工序長,設備臺數多,裝置投資、運行費用大;且由于油-固分離難度大,分離效果不佳,易造成設備、管道堵塞,影響裝置的長周期運行。
前人開展了一些對于油水固三相混合物分離裝置的研究,如中國發明專利ZL201910969260.2采用“水力旋液分離元件+粗粒化聚合元件+波紋板聚合元件+浮油自動收集排油元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油水固三相的分離;中國發明專利ZL201610534564.2則是采用“三相旋液分離浮油收集排油調節罐+旋液粗粒化聚合油水分離器+溶氣氣浮裝置”進行三相分離;實用新型專利CN202625893U則是將旋流器與斜板沉降組合進行液固分離;實用新型專利CN2647403Y則采用旋流器與T型分離器和集油器組合后進行液固分離。上述專利技術中,常存在頂部溢流口出去的流體中依然帶有固體顆粒和水相,底流口流體中則含有少許油相,油、水、固三相分離不徹底,無法滿足連續化工業生產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水、固三相混合物中油相的分離凈化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將多臺不同類型分離設備組合進行分離,分離工序長,設備臺數多,裝置投資、運行費用高;且由于油-固分離難度大,分離效果不佳,還存在設備、管道易堵塞,影響裝置的長周期運行;油、水、固三相分離不徹底,無法滿足連續化工業生產的需求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油、水、固三相混合物中油相的分離凈化裝置,在一臺設備內實現油、水、固三相混合物中油相的分離凈化,其包括罐體,在所述罐體內部在豎直方向上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油相滲透單元、超重力分離單元、油水分布箱和沉降分離單元,所述罐體上設置有進液管、清液管和濁液管,所述清液管用于排出被分離凈化后的油,所述濁液管用于排出水和固體顆粒。
進一步地,所述油相滲透單元包括水平管板以及膜分離組件;所述水平管板固定于所述罐體的上部;所述膜分離組件呈管狀垂直固定于所述水平管板的下表面,且所述膜分離組件的出口在所述水平管板的上表面,所述膜分離組件的微孔直徑<1μm。
進一步地,所述油相滲透單元與所述罐體的頂部之間設有一豎向隔板,用于將所述罐體的頂部分為兩個獨立的空間,每一個空間對應一個所述清液管。
進一步地,所述罐體沿豎直方向設置,其中心軸位置設有穩流柱;所述超重力分離單元設于所述穩流柱中部,與所述罐體之間留有空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科技大學,未經青島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900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