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787352.1 | 申請日: | 2020-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494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崔斗碩;金榮敏;李齊營;尹大榮;李宣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W52/52 | 分類號: | H04W52/52;H04B1/401;H04B7/0404;H04W52/22;H04W5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銘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劉燦強;韓芳 |
| 地址: | 韓國京畿***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裝置 | ||
公開了一種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調制解調器,被配置為處理基帶信號;中頻(IF)收發器,被配置為將從調制解調器提供的基帶信號轉換為IF頻帶信號;和射頻(RF)收發器,被配置為將從IF收發器提供的IF頻帶信號轉換為RF頻帶信號,其中,RF收發器包括功率放大器和溫度傳感器單元,功率放大器被配置為放大RF頻帶信號,溫度傳感器單元用于檢測功率放大器的溫度,并且其中,調制解調器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為基于由溫度傳感器單元檢測的功率放大器的溫度來控制輸入到RF收發器的輸入功率。
本申請要求于2019年9月2日在韓國知識產權局提交的第10-2019-0108046號韓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所述韓國專利申請的公開通過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構思涉及一種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滿足在第四代(4G)通信系統的商業化之后對無線數據流量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已經努力開發第五代(5G)通信系統或pre-5G通信系統。5G通信系統或pre-5G通信系統可被稱為超4G網絡(beyond 4G network)通信系統或后長期演進(post LTE)系統。為了實現高數據傳輸率,在超高頻毫米波(mmWave)波段(例如,60GHz波段)中實現5G通信系統。
在超高頻波段中,由于頻率特性可能發生高信道損耗。因此,采用生成高輸出功率的射頻集成電路(RFIC)來確保穩定的通信距離,并且額外采用具有高增益的天線來補償RFIC的高輸出功率。
在高增益天線中,因為形成具有物理上窄的寬度的波束,所以采用波束形成技術來確保寬的通信區域。另外,在RFIC中提供了多個移相器和收發器以驅動天線。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在高頻波段中使用多個功率放大器而生成的熱量可能影響5G通信系統的性能。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調制解調器,被配置為處理基帶信號;中頻(IF)收發器,被配置為將從調制解調器提供的基帶信號轉換為IF頻帶信號;和射頻(RF)收發器,被配置為將從IF收發器提供的IF頻帶信號轉換為RF頻帶信號,其中,RF收發器包括:功率放大器和溫度傳感器單元,功率放大器被配置為放大RF頻帶信號,溫度傳感器單元用于檢測功率放大器的溫度,并且其中,調制解調器包括:控制器,被配置為基于由溫度傳感器單元檢測的功率放大器的溫度來控制輸入到RF收發器的輸入功率。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調制解調器,被配置為處理基帶信號;IF收發器,被配置為將從調制解調器提供的基帶信號轉換為IF頻帶信號;和RF收發器,被配置為將從IF收發器提供的IF頻帶信號轉換為RF頻帶信號,其中,RF收發器包括:功率放大器和功率檢測器,功率放大器被配置為放大RF頻帶信號,功率檢測器用于檢測放大的RF頻帶信號的輸出功率,并且其中,調制解調器包括:控制器,被配置為基于由功率檢測器檢測的RF頻帶信號的輸出功率來控制輸入到RF收發器的輸入功率。
根據本發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所述電子裝置包括:調制解調器,被配置為處理基帶信號;IF收發器,被配置為對從調制解調器輸出的基帶信號進行上變頻并輸出IF頻帶信號;和RF收發器,被配置為對從IF收發器輸出的IF頻帶信號進行上變頻并輸出RF頻帶信號,其中,RF收發器包括:功率放大器、溫度傳感器單元和功率檢測器,功率放大器被配置為放大RF頻帶信號,溫度傳感器單元連接到功率放大器以檢測功率放大器的溫度,功率檢測器連接到功率放大器以檢測放大的RF頻帶信號的輸出功率,并且其中,調制解調器包括控制器和存儲器,控制器被配置為基于由溫度傳感器單元檢測的功率放大器的溫度或由功率檢測器檢測的輸出功率來控制輸入到RF收發器的輸入功率,存儲器存儲包括功率放大器的溫度和與功率放大器的溫度分別對應的RF收發器的增益下降的查找表。
附圖說明
通過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構思的示例性實施例,本發明構思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將變得更加清楚,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873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