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腕表式通訊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786704.1 | 申請日: | 2020-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33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玉才;王建偉;竹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TCL通訊(寧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3827 | 分類號: | H04B1/3827;H04B1/3888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張曉薇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腕表式 通訊 終端 | ||
本申請提供一種腕表式通訊終端。本申請通過將柔性鋼片和沿著既定軌道活動的竹節結構組裝起來,當需要穿戴時,將通訊終端本體與佩戴裝置對位后進行按壓,實現通訊終端本體與佩戴裝置的連接。竹節結構即可在既定軌跡空間內彎折配合佩戴裝置的環形大小。另外,將通訊終端本體在佩戴裝置上取下使用時,通過竹節結構的第一卡位部設為180°卡點,以避免通訊終端在達到180°時反向彎曲,從而保護通訊終端本體,進而提高通訊終端本體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通訊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腕表式通訊終端。
背景技術
通訊終端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必備通訊工具之一。通訊終端屏幕尺寸被設計的越來越大,通訊終端的體積也越來越大,以至于攜帶非常不方便,不能滿足個性化需求,尤其是在特種作業、運動休閑(如跑步等)時,通訊終端的攜帶不便的問題始終困擾著用戶。
目前采用將便攜式通訊終端佩帶在手腕上的方式通常為將便攜式通訊終端通過連接裝置與普通的手表帶固定連接。如此,腕表式通訊終端的顯示屏較小,使用不太方便。
亟需提供一種腕表式通訊終端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腕表式通訊終端,通過可彎折的通訊終端結合佩戴裝置以解決的腕表式通訊終端的顯示屏較小而普通通訊終端不便攜帶問題。
本申請提供一種腕表式通訊終端,包括:佩戴裝置,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上設有第一連接器,以及通訊終端本體,在所述通訊終端本體的一表面上且與所述基座相對應的位置設有第二連接器,所述通訊終端本體和所述佩戴裝置通過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可拆卸式連接;其中,所述通訊終端本體具有竹節結構以使所述通訊終端本體可彎折,所述竹節結構的相鄰的兩個竹節通過一連接部連接,所述連接部設于所述竹節背離所述通訊終端本體的一側。
進一步地,當所述通訊終端本體處于平鋪狀態時,相鄰的兩個所述竹節之間具有一縫隙,所述縫隙的寬度朝所述連接部方向逐漸增大。
進一步地,當所述通訊終端本體處于彎折狀態時,相鄰的兩個所述竹節相互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竹節呈凹字形,所述竹節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凹槽,設于所述第一卡位部和所述第二卡位部之間,所述凹槽的深度從所述第一卡位部至所述第二卡位部方向逐漸加深。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部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部、第二部以及第三部,其中所述第一部的一側面與所述凹槽的底面相對應,所述第二部固定連接至所述第二卡位部的一表面,所述第三部的一表面抵接至所述第一卡位部的一端,所述第三部的相對另一表面承載于所述第一部的所述側面。
進一步地,所述通訊終端本體的兩端通過磁吸式連接至所述佩戴裝置的第一連接區域和第二連接區域,所述第一連接區域和所述第二連接區域設于所述基座的兩側。
進一步地,所述通訊終端本體還包括柔性面板,所述柔性面板貼附于所述竹節結構上。
進一步地,所述通訊終端本體設有實體按鍵。
進一步地,所述基座的側面設有一按鈕,用于控制所述通訊終端本體和所述佩戴裝置的分離。
進一步地,所述佩戴裝置為軟帶或硬質的鐲式結構。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腕表式通訊終端,通過將柔性鋼片和沿著既定軌道活動的竹節結構組裝起來,當需要穿戴時,將通訊終端本體與佩戴裝置對位后進行按壓,實現通訊終端本體與佩戴裝置的連接。竹節結構即可在既定軌跡空間內彎折配合佩戴裝置的環形大小。另外,將通訊終端本體在佩戴裝置上取下使用時,通過竹節結構的第一卡位部設為180°卡點,以避免通訊終端在達到180°時反向彎曲,從而保護通訊終端本體,進而提高通訊終端本體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CL通訊(寧波)有限公司,未經TCL通訊(寧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7867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